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2025《荷比盧法低地3個月之旅》 走海堤公路到格羅寧根


4/20 w7_Groningen, Netherlands 

連續兩晚都被睡在我隔壁床上下舖兩個男人的打呼聲吵到快崩潰,一個法國人,一個中國人,兩個好像在比大聲,翻個身停了一下繼續打,幾乎沒間斷,他們睡得很酣,別人卻被吵到無法入睡。有個昨天才入住的女人,顯然已經崩潰了,不斷起床唉聲嘆氣,走出門,又進來,又走出去,我只能躺在床上試著入睡。 

早上七點半,距離我的鬧鐘還有一個半小時,我又被吵醒了,聽著他們的打呼聲,我已經忍不下去了,乾脆起床打包,見另一個女人也起床了,可能是昨晚走進走出那位。我還注意到房裡的人好像變少了,昨晚一個跟我講過話的斯里蘭卡男人不知去向,半夜有個女的入住也沒見著人,可能都被打呼聲嚇跑了,但能去哪裡呢? 


那個女人走過來去看打呼的男人,一下子看上鋪,一下子看下鋪,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我無奈地對她笑一笑,兩個人開始抱怨起來。我說在這裡兩個晚上都這樣,剛好他們也住了兩晚,我真的快瘋了。她問我怎麼不要求換房間,我說可以換去哪?換了就不會再遇到這種情形嗎?據我經驗,睡混合房很容易遇到打呼的男性。我們這房間以中年人居多,那幾個年輕人既不打呼,也似乎睡得還不錯,反倒是我們這些中年人毛病好像比較多? 

不過因為打呼也不是他們願意的,雖然令人崩潰,我卻比較能體諒,我更討厭可以控制聲音卻盡情放縱音量的人,連翻個身都可以搞得全床震動,我上鋪的法國女人就是如此,這無法控制嗎?而且他們三個人出來為什麼不去住套房,價錢差很多嗎?聽說是巴黎來的,其中一對還是情侶,偶爾會在我們面前親熱,不覺得應該尊重他人、善解人意點嗎?唉!


今天打算走海線去北部大學城Groningen看看,先搭一個半小時的公車到南海灣北方的一座大城Leeuwarden,再轉車繼續。以為沿路可以看到北海,沒想到海堤築得比公路還高,只能看到另一側的海灣,天空有很厚的雲層,天氣又變壞了。 

這海灣以前叫做南海,從四世紀開始,荷蘭人就在灣口築有海堤,一方面改善灣內水文條件,一方面填海造路,讓沼澤地成為可耕地或畜牧地。現在的海堤是1932年完成的一項大型防洪計畫,築了一條3萬2千公尺長、90公尺寬、平均海拔高度7.25公尺的「阿夫魯戴克大堤(Afsluitdijk)」,將整個海灣隔成兩部分,堤內是淡水的艾瑟爾湖(IJsselmeer),堤外則是鹹水的瓦登海(Waddenzee)。灣內的陸地漸漸增加,滿是花田與牧場,再次印證「上帝造海,荷蘭人造陸」的與天爭地奇蹟。


抵達Leeuwarden時,下車再刷信用卡,才知道這段公車票價近乎900台幣,一個半小時要這麼多車資,嚇人!大概包含高速公路過路費吧?接著搭火車,車站距離公車站沒幾步,看google map指示要等半個多小時之後才有車,我就慢慢走過去還到處拍照,進了車站才發現有另一班,只剩一分鐘!等我找到月台再刷卡進去時,車子走了!原來是每半小時就有一班車,google map的資訊是一小時一班,看來不準,而且google map真的會叫人繞路走,已經發現好幾次了,以後要提醒自己別再上當。 


火車搭乘45分鐘,只有兩截車廂,算是區間車,每站都停,搭乘的人不少。在車上想把荷蘭看個仔細,卻因為昨晚沒睡好,車上一直打瞌睡。到了Groningen車站,發現沒閘門可刷卡,便去問了服務處,她說要去刷月台邊的機器,刷藍綠色那台,不是黃色的。我想起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上車下車都要找黃色機器刷一下,車上查票才不會被視為逃票,但我幾次入站都有閘門,所以一定得過卡,今天終於遇到傳說中的機器了。至於有分顏色我倒不知道,是區間車和長途車的差別嗎?那閘門也有不同顏色嗎?後來信用卡通知刷了547台幣,大約15歐,這價錢很誇張,荷北的交通費都這麼高嗎?


從車站走到旅社要1.2公里,有公車可搭,但我想沿路看看,就用走的過去。在熱鬧的市區找到旅社,樓下是餐廳,昨晚住的也是,但Alkmaar旅社有小廚房跟住宿客的用餐區,這裡完全沒有!原以為有個戶外餐桌可用,傍晚我買食物回來時竟說關了!後來他們雖然讓我在餐廳內用餐,但不能喝自己買的酒,完全壞了我的計畫,讓我覺得選錯旅社了,不過也真是沒得選,想便宜、不遠、又要有女性房,就只有這裡了。 

這旅社用的是膠囊房形式,一格一格的,人得鑽進去,公共空間很少,但浴廁蠻多間的,也乾淨,住的人很少,一晚36歐,這價錢在荷蘭算便宜。我決定先小睡一下,昨晚被吵到沒睡好,設定了鬧鐘,傍晚想去看一下兩公里外的一個佔領空屋據點。 


荷蘭在上個世紀末,因為房價高到買不起,卻有很多空屋閒置,所以一些無房的年輕人便到處佔領空屋,後來政府立法,只要能證明房屋閒置一年,便侵占有理,但只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當時很多空屋就這麼被無殼蝸牛給佔據了。

直到2010年,政府廢除佔領合法的法條,留下少數幾處仍持續佔領,Groningen的這處便是一例,昔日是教會的療養院,因為空間不足而搬遷,進而廢棄多年。如今住了兩百多戶,很多藝術創作者在這裡,每週固定時間還有平價共餐,今晚就有,但要事先預約,我沒有約,想說不多我一人,先去看看再說。 


我抵達時,整棟樓靜悄悄,聽說有酒吧,卻也沒看見人潮,本以為今天週末應該熱鬧滾滾,但完全不是我以為的樣子,只見路上有人親切跟我打招呼,跟Groningen市區給我感覺很不一樣。其實荷蘭住房不足問題至今仍沒有解決,這應該就是連旅社一張床都奇貨可居、價高不可攀的原因吧!

我在路邊座椅坐了一下,過了六點半用餐時間,我又到處找找,發現一條巷子底像是有點人,我走過去才發現這社區不是只有馬路邊那棟,裡面是更大的樓房和院子,樓房像是都有人居住,院子裡也有一些人,但沒人在用餐,另一邊則有個菜園,外面的圍牆很像我以前在某個報導上看到的照片。 


雖然這裡的人路過都會親切跟我打招呼,但因為沒看到有人在用餐,我也不知道要從何切入,所以後來只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了。生性內向,不善交際,沒辦法,如果是帶任務來的,我就會知道怎麼做,但因為只是來看看狀況,就不好意思開口打擾了。不過我想就是一個彼此互助的圈子吧!希望他們不是跟我在花東遇到的那圈一樣封閉,那真是不可取!越封閉就越汙穢不堪,像條臭水溝一樣。


我很快又搭了公車回到市區,這兩天是復活節假期,此時商店都打烊了,整條街靜悄悄,有些路人在閒晃,超市營業時間也縮短了。我在一家大超市買了一些食物,終於買了一盒草莓,折扣後才三歐。買酒時才想到荷蘭位居北方,大概沒種葡萄,一些紅白酒都是南部國家進口的,西班牙,智利,南非等等,還有葡萄牙的波特酒。 

後來買了一瓶粉紅酒,還有一盒冷餐食,回到旅社才知根本沒地方吃東西,雖然後來在他們營業的餐廳解決,但因為沒其他住宿客這樣做,讓我吃得很有壓力。那瓶酒後來是坐到路邊椅子用保溫瓶裝著,喝了幾口,草莓就用水瓶裡的水來洗,感覺自己像是流浪漢,完全沒料到買了一堆食物後來竟是這樣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