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還在德國旅社,正準備出門時,有人來敲門,我想離退房時間還有15分鐘,以為是來提醒我的。對方是一位清潔婦女,她用德語加比手畫腳告訴我,是10點退房,啥!我一直記成11點退房,還想著網路訂的火車票是十點半,應該搭11點半那班也可以,因為電子票券上沒座號,也沒打時間。沒想到我記錯退房時間,還好隔壁昨晚也有人住,她先去打掃那間,我就趕緊離開了。
到了火車站,時間還很早,我又四處拍了照片,這邊晃晃、那邊看看,有些依依不捨。進了月台,看見一輛載了很多轎車的長長列車,從比利時方向駛過來,沒有停靠,約有百多輛新車吧!此景大概也只有汽車生產大國看得到了。不久我的車子來了,只有三節,我訂的是慢車,要搭一個多小時,也有快車班次可以選,二十幾分鐘就到了,當然比較貴,我能省則省,反正不遠。
火車經過一個隧道後,不久停在第一站,此時已進入比利時,之後的房舍開始有些不一樣,褐色系居多,德國則灰色較多。這裡的比利時邊境是列日省(Liège),瓦隆大區(Wallonne)的一部分。比利時共有三大區,南部是瓦隆區,九成是法語區,靠近德國有一小部份是德語區,另有自治政府;北部是講荷語的法蘭德斯區(Flanders);中間布魯塞爾首都區則是三語並用,但法語為主。一開始全國官方語言只有法語,後來北部法蘭德斯區要求將荷語列入,才分成南北兩大語區,而德語區則是一次大戰後加入的。
到了列日,查票員開始講法語,剛上來的乘客也是。在查票員上車前,坐我隔壁有個年輕人,看起來是中東人,應該是知道哪一站會有人查票,跑去廁所老半天不出來,但我想上廁所,只好去另一節車廂上。在法國也經常遇到尿遁的逃票客,看來德國、比利時也是,月台沒閘門就是考驗人性的時刻,但可能驗票員也不是很在乎,不然廁所尿遁已是常識,要抓應該很容易。
火車一抵達列日車站Liège-Guillemins就聽到歡呼聲,聲音來自車站另一頭,似乎有什麼活動正進行著,我好奇心大發,先拖著行李去看個究竟。看來是有家啤酒公司正在舉辦化妝路跑活動,一些跑者陸續抵達終點,也就是火車站外面,那裡停著一輛行動啤酒屋,主辦單位正為所有抵達終點的跑者獻上啤酒。
跑者中有人是藍色小精靈裝扮,這才提醒我,法語名為《Les Schtroumpfs》的藍色小精靈是比利時文創,這是一個以漫畫知名的國度,我的偶像也在比利時誕生,就是丁丁和米魯!他們的冒險故事《Les Aventures de Tintin et Milou》是我小時候百讀不厭的漫畫書,那時阿姨送我四本彩色大書本,從此成了我旅行探索世界的啟蒙書之一,長大還去買了全套收藏,送的筆記本我都捨不得用。
中文翻成《丁丁歷險記》是比利時漫畫家Hergé的作品,他的本名是Georges Prosper Remi(1907-1983),「丁丁」這漫畫人物在1920年代問世,他是一位正義又愛探求真相的年輕記者,Milou是他養的小白狗,他們一起在世界各地出生入死,還有幾位他們的好朋友也經常亮相,他們的系列故事被翻譯成100多種語言版本,全套50多本,每本都讓我愛不釋手,尤其越後面越精采(前面幾本不是很成熟),如果這漫畫繼續出版下去,我可能會買一輩子,就知道我對他的冒險故事有多癡迷,儘管有些可能不合時宜。
在列日住的青旅離Liège-Guillemins火車站很近,我抵達時還沒到入住時間,就先寄放了行李,到附近超市買點食物,今天週日,大部分商店都休息,只有少數便利型小超市有營業。我看了物價,真是快暈到了,又回到荷蘭高物價水平,甚至更高,幾乎是德國的兩倍,不知大超市有沒有便宜點?今天就先買個三餐,明天下午再去找大超市看看了。
荷蘭雖然物價高,但交通很方便,全國所有公車火車刷信用卡就能搭,省心不少,用習慣了會被寵壞;而比利時面積比台灣還小,交通卻南北分明,北部荷語區可刷信用卡搭公車,南部卻不行,最省事辦法是在車上直接跟司機用現金買票,要省錢就要去買儲值卡或手機下載程式,但我想市內公車應該搭得不多,就暫時不麻煩了。
比利時火車則是全國都得事先購票,可以網購,也可以在車站找售票機或櫃檯,用手機程式也行,要買回數票也可以,但有點複雜。假日有來回優惠票,但不能用App訂,回數票一次要買10趟,共102歐,那就要計算會不會搭那麼多長程車,而且不能跨國使用。我計畫要去的比利時城市很多,每趟火車票如果都買最便宜的慢車,平均值大約11歐,若該路線有公車,甚至5歐就能搭,所以買回數票對我來說好像不一定比較省錢。前幾天在德國旅社做比利時功課,光是交通票券就把我搞暈,決定用最簡單方便的方式來省心。
回到旅社報到,從今天開始又得住宿舍房,這裡女性房一床34.5歐,算是比利時中低價位。整棟樓很新,設備也很不錯,很多公共空間可使用,客廳、廚房、頂樓露台,甚至還有健身房!房間也很大很乾淨,我的床位也很好,在僻靜一角,如果每家青旅都這麼講究,多花一點錢我倒覺得很值得。
見宿舍裡沒其他人在,又有桌椅和好視野,看一下住房規定,沒寫不可飲食,只寫不可飲酒,那我就在房內吃個三明治吧!剛才買的比利時啤酒找機會再喝,今天天氣很陰冷,也不是喝啤酒的好日子。吃完東西後感到有些疲倦,早上沒睡夠就被鬧鐘叫醒,加上外面雲層很厚,快要下雨的樣子,決定小睡一下,此時已有其他人進房間。
旅社這一帶是新城區,有許多具設計感的現代建築,Liège-Guillemins火車站本身也是。我走往河邊,一條美麗的徒步橋橫跨兩岸,底下這條河跟荷蘭馬斯垂克是同一條,就是默茲(法語Meuse)/馬斯(荷語Maas)河,沿河往下游約10公里的地方有個城市叫Herstal,據說是查理曼的出生地,現在以軍工廠著名。
河的對岸有一家美術館,我才想起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原本打算抵達後去那裡看看,但我忘了,反正也沒有真的很想逛,類似東西看太多,已經沒很大興致了,即使免費。 我繼續沿著河岸走往古城區,一公里多的路上,沿河這段很舒服,河邊停靠遊艇,岸上有人跑步,有人閒坐,但都不是很多人。
到了古城區,看了幾個景點,但都不是很完整,附近總有雜亂的建築或障礙物,雖然漂亮的老房子不少,但整個市容很亂,總會看到一包包垃圾,廣告招牌好像也沒管制,石板地面也很髒,像是很久沒清洗了,實在不像一個高消費國家。聽到路人講著法語,但身上穿著卻不像法國人有品味,我感覺這城市像是個私生子,在不好的環境中長大,努力找回自己身份的孩子?也讓我想起台灣。
列日從10世紀以來就是采邑主教統治的國家(Principauté de Liège),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但擁有自治權。18世紀末,受到法國大革命影響而發起列日革命(1789–1791),反對主教的統治,但很快又被奧地利軍隊鎮壓。當拿破崙軍隊在1792到1794年間來到比利時和列日時,當地人甚至很歡迎法國軍隊進來,不僅積極加入法國政府,還曾投票讓自己成為法國人。
後來1815年拿破崙慘敗於西邊不遠的滑鐵盧( Waterloo),比利時被分配給尼德蘭王國統治,但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時人反彈很大,於1830年發動革命,當時列日人出了不少力。比利時宣布獨立後,原本議會希望成立民主共和國,但歐洲各國(尤其英國)擔心比利時又被併入法國,便要求比利時成為君主立憲國家,並作為中立國。
起先他們找了法國「七月王朝」的國王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 d’Orléans, 1773–1850)的兒子Louis d'Orléans,但他父親擔心刺激到歐洲列強而婉拒,之後又找了曾拒絕當希臘國王的英國王室親戚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1790-1865),他於1831年宣示就職,成為第一位比利時國王。
不久荷蘭軍隊進入比利時,新國王立即向法國求救,才解除了比利時難以獨立的危機,後來利奧波德一世還娶了法國國王的女兒為妻,讓兩國關係更為穩固。但為了免除英國的擔憂,與爭取歐洲各國的支持,比利時也在1839年簽署《倫敦條約》,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直到後來被德國打破。
今天最遠走到皇家歌劇院(Opéra Royal de Wallonie-Liège),一路上看到許多以「皇家/Royal」為名的漂亮建築,大多跟音樂藝術相關,代表這城市的藝文水平具有國家級地位,而這藝文涵養早在主教統治時期就已深植此地,成為今日榮譽的歷史底蘊。
走了兩個多小時,開始覺得肚子餓,決定回程找看看有沒有熱食,回旅社到頂樓配啤酒應該很不錯。找到一家10歐以內的炸雞快餐店,點了一個雞肉飯,現場微波加熱,9歐,他們的炸雞一盒7.5歐,上次在鹿特丹那家好吃炸雞店賣5歐,可見這裡消費比荷蘭高。
我為了找開50歐大鈔,就用現金付款,付完以為店員也準備好了,打算拿了提袋就走,才發現他只是把紙袋準備好,食物還在加熱,紙袋是空的。我撲了空覺得好笑,就笑倒在櫃檯上,店員也覺得好笑,我們就聊了起來。他先提起中國要跟台灣打仗的事,問我要不要趕快逃,我說我不知道,中國不是想跟每個國家都打架嗎?我還在笑著前面提袋撲空的事。
快餐店年輕店員又問我,在歐洲旅行有什麼看法,我說每個國家都不一樣,比利時我才剛逛兩個小時,無法說些什麼,但看到路上好多工程,感覺很亂。他說因為這裡要花七年蓋捷運,原來如此!他很想知道歐洲各國有什麼不同,因為他只去過法國,一樣講法語,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就要我在店裡吃飯,然後跟他聊。我說我要回旅社屋頂吃,那裡視野很好。他又說,這兩天如果沒事可以去找他,他的店開到凌晨兩點。好喔!再看看。
我走了很遠的路回到旅社,去廚房拿了生菜和啤酒,到屋頂找個安靜的角落吃飯,另一頭有很多人在聊天。因為屋頂只開放到十一點,我只剩一個半小時可以用餐,還要即時把生菜放回冰箱,因為廚房也只開放到十一點,所以吃得有點緊張。還好沒花太多時間,而且晚上頗冷,才十點半就下樓了,希望明天不會有人一早把我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