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2025《荷比盧法低地3個月之旅》 瓦隆區的最大都會--查理王之城

Église Saint-Christophe de Charleroi

6/8 w7_Charleroi→Namur, Belgium 

前天從根特來到這個瓦隆大區的最大都會圈-- Charleroi,住在離車站很近的一家青旅,設備很新,看起來應該開幕沒多久。房價含早餐一晚35歐,女性房內有衛浴,沒公用廚房,但客廳有微波爐,沒冰箱,所以只能買當天晚餐,住兩晚,跑了兩次超市。沿途沒什麼好逛的,加上昨天下了一整天雨,所以也沒再出門,還好我本來就只是來這裡休息的。 

Charleroi是個工業大城,附近有機場,所以很多人住這裡只是為了趕上午或凌晨的飛機,我這兩晚的室友都只住一晚就離開了,他們都很晚來又很早睡,一早甚至半夜就退房了,所以沒什麼交談,倒是離開時都用很大的聲響表明他們的離去。樓下房客也是吵翻天,所以這兩晚我都沒睡好,今天要移動城市去住單人房了,希望可以好好補眠。 

查理二世廣場和Charleroi市政廳

室友中只有一位曾稍微交談過,她是捷克人,來比利時訪友,聽到我過幾天要去盧森堡,她說她曾在那裡工作五年,哇!盧森堡可是全歐薪資最高的國家呢!平均薪資一個月高達20幾萬台幣(約6500歐),真叫人羨慕啊!

捷克薪資(約1500歐)和消費在歐洲都算低(比台灣略高),比利時薪資雖然較高(約4500歐),但消費也高,甚至比荷蘭高,而荷蘭薪資(約5000歐)卻高於比利時,所以比利時人的購買力略低。另,德國平均月薪約4000歐,法國約3500歐,他們的物價和房價也反應了薪資水平,所以在這兩國住宿都比在低地國低一些。 


瓦隆區因生產煤、鐵等礦,自從18世紀中期的工業革命之後,很多城鎮就發展工業,那時比利時南部的經濟狀況比北部要好。20世紀後期開始,因礦產日益枯竭,雖轉型為科技業,但經濟狀況已比不上以商業和金融為發展的北部,何況比利時的觀光業也都集中在北部法蘭德斯大區和布魯塞爾,所以瓦隆區的觀光顯得很安靜。但瓦隆區南部有些城鎮經濟脫穎而出,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跨境到盧森堡工作。

Charleroi的城市發展很晚,直到1666年才建城,她位在桑布爾河(Sambre)河畔,此河是默滋河/馬斯河(法Meuse/ 荷Maas)的支流,發源自法國,經比利時,流往荷蘭入海,之前我在列日和馬斯垂克都曾遇到她。

Charleroi 火車站

18世紀因Charleroi附近發現煤礦等各種工業革命所需的礦產,Charleroi就迅速發展起來,並在古城對岸的桑布爾河河邊興建火車站,今天成為瓦隆區最大都會圈,也是比利時的重要交通樞紐。 

Charleroi的名字有點意思,它是Charle加roi兩個字的法文合併,意思是「查理王」,這位查理是西班牙的查理二世,當時尼德蘭共和國剛脫離西班牙獨立,查理年僅五歲,他父王為了強調這片南尼德蘭土地仍屬西班牙,便在這裡建城並以他兒子為名。後來查理二世因無子嗣而成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之後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南尼德蘭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領地。 


今天寄放行李在旅社之後,去逛逛這查理王之城,剛好週日上午有市集,我見地圖標示在市政廳前的查理二世廣場,到了那裡卻一片空寂,我以為因為這幾天是五旬節(Pentecost聖靈降臨節)假日而暫停,後來才又發現原來是在廣場外圍的街道上。五旬節就是耶穌復活後的第50天,信徒們聚集在耶路撒冷並見證神蹟,基督教/天主教因此開始傳播,也是重要宗教節日。

這市集什麼都賣,生鮮蔬果,花卉衣物,熟食麵包,五金百貨,應有盡有,範圍還蠻大的,人潮算中等,好逛不擠也不空虛。在這裡看到一公斤五歐的櫻桃,比上次在法國看到的更便宜,我便買了兩歐,感覺老闆給我的可能超過半公斤?六月來歐洲玩,正好櫻桃、蜜桃吃到飽,真好!

Église Saint-Christophe de Charleroi

進去查理二世廣場邊的大教堂Église Saint-Christophe de Charleroi看一下,這羅馬式教堂雖然沒有哥德式或巴洛克精緻,但內部風格樸素典雅,我非常喜歡。除此之外,這城市沒什麼景點可以看,比較像是市民生活的地方,逛兩個小時也差不多了。雖然周圍一堆城堡,畢竟中世紀多國相爭之地,但我懶得去,何況今天風很大,讓我好想待在室內。 

回旅社拿行李,接著要順著桑布爾河往東走,到半小時車程的Namur /納慕爾,也是我在比利時的最後一站。下午三點左右抵達,今晚住的是位在古城的民宿,離車站不算太遠,採自助式入住,在大門口的密碼盒中拿鑰匙。一整棟四層樓都是這家旅社,一座狹小的樓梯,上下各有一個簡易廚房,沒有客廳和餐廳,感覺這裡好像住了很多長住客。

納慕爾和桑布爾河

我訂了三晚單人房,原本因為第一晚沒有套房可訂,所以我先訂後面兩晚有衛浴在房內的套房,第一晚另訂公用衛浴的雅房,價格一樣。但沒想到老闆第一晚直接給我套房,我是進了房間才發現的,這樣省得再換房間。這個房間雖小,但擺設恰當,該有都有,以47歐住這套房還可以,但如果沒有附衛浴也這價錢,我覺得太貴。 

傍晚出去繞一下,納慕爾古城位在桑布爾河和默滋河的交匯處,桑布爾河對岸有一座高高在上的城堡,默滋河南岸在中世紀則屬於列日主教國,當時南岸那片土地沒什麼發展。10世紀的默滋河北岸曾有一個獨立統治的封建國,納慕爾就是首都,最後納慕爾伯國在15世紀被併入勃根地公國。

Namur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Aubain

今天只花兩個小時稍微看一下這古城,走到桑布爾河對岸,再從河邊繞回古城,可能今天是節日放假的關係,整個納慕爾古城安安靜靜的,只有兵器廣場(Place d'Armes)稍微熱鬧點。改建於18世紀的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Aubain內正有人在做彌撒,內部是低調的巴洛克風格,我稍微看一下就出來了,不想打擾他們。

趕著八點前去買食物,還好有些超市假日有營業,但找到的這家物價較高,先買個三四餐簡單吃一下。回旅社發現大門密碼打不開,只好敲窗戶跟住在一樓的人求救,發訊息問老闆,他很晚才回覆說密碼改了,沒先跟我說不會有點扯嗎?

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Aub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