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2025《荷比盧法低地3個月之旅》 告別水道商業王國尼德蘭

本文圖片僅最後一張不是馬斯垂克

5/9 w5_Maastricht, Netherlands +Aachen, Germany 

昨天問船屋旅社老闆,11點退房後是否還可以使用公共空間用餐?他說不行,所以今天在甲板用完餐之後才退房。吃昨天超市買的麵包夾剩下的起司火腿盤和生菜,泡一壺咖啡,抓緊時間吃完去退房,寄放行李後又去古城逛了五個多小時。

今天先從城邊的城門和圍牆開始,剛好離船屋旅社不遠。馬斯垂克最早的城牆建於1229年的布拉邦公國統治時期,於15世紀中葉擴建,那時是勃根地公國時期,在原來的城牆外圍又加建了第二道城牆,也就是現在的Waerachtig Gate城門。

Waerachtig Gate城門

往裡面走有一道稱為地獄門(Helpoort)的城門,這是布拉邦公國時期的城門,名稱源於14世紀黑死病流行時,病患從這裡被送出城外隔離。兩道城牆都已拆除成為綠地公園,只留少數城門和堡壘作為紀念。 

地獄門(Helpoort)

穿越一段安靜的城區,還特地去看了一下馬斯垂克大學在古城的校區,接著走往聖殿Basiliek van Sint Servaas,這裡是埋葬聖徒Sint Servaas的地方,他是馬斯垂克的第一位主教,於4世紀末逝世。現存建築建於12世紀,曾經是主教座堂,許多教徒到這裡朝聖。

馬斯垂克大學法學院

荷蘭軍隊進攻此城時,許多天主教文物被新教徒摧毀,現在裡面的瑪利亞和聖嬰塑像是少數留存下來的古文物,其他一些寶物收藏在教堂博物館中,要另外付費。昨天新教宗剛選出來,是美國籍秘魯裔的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我以為聖殿會有什麼慶祝儀式,但沒看到。 

聖殿Basiliek van Sint Servaas

聖殿外,原附屬的修道院現已成為住家和商店,旁邊一座紅色尖塔的建築是基督教教堂Sint-Janskerk,建於14世紀到15世紀初,原是旁邊聖殿的附屬教堂,敬拜聖約翰,分擔教區職務,荷蘭軍佔領馬斯垂克之後,被新教徒奪走,成為天主教堂與基督教堂比鄰的罕見例子。 

聖殿與教堂Sint-Janskerk

走往大教堂前的廣場Vrijthof(自由廣場),這裡已經被遊樂設施佔據,昨天也有,不知是常態還是臨時的?再走往市政廳廣場,這裡上午有市集,吃的用的,熟食生鮮蔬果,什麼都賣,非常熱鬧。我雖然還不餓,但想嘗試看過好幾次的炸魚,攤販用大貨櫃車改裝的行動商鋪販售,生魚兼料理,以重量計價,我吃了鱈魚塊,很新鮮美味,還學他們站在圓桌旁吃。 

市府廣場

吃完想上廁所,問魚販老闆哪裡有,他說只有進餐廳酒吧才有,我問昨天去的那家超市大賣場是否有,他說有可能,但我走到那裡再問人,對方說整棟樓都沒有,荷蘭真不是文明國家啊!考慮是否進餐廳喝杯啤酒,但都沒看到價錢,只看到咖啡5.5歐,嚇到我不敢隨便坐下來,後來只好回到Vrijthof廣場,剛才有看到0.5歐的公廁,還不算太遠,也很乾淨。 

Vrijthof廣場

古城逛得差不多了,坐在河邊休息吃草莓,接著走一座新橋Wilhelminabrug跨越馬斯河,再沿著河岸往旅社方向走。河岸有中世紀教堂Sint Martinuskerk、古碉堡Recen Tower和一個水門Wyck Watergate,水門下方有一個小碼頭,但顯然已經沒在使用,現在都用新式碼頭了。我又坐在河邊吃早上準備的三明治,船屋旅館就在對岸,打算回去時點一杯生啤坐在甲板上喝。 

水門Wyck Watergate

回程我走了另一座步道橋Hoge Brug(高橋),這橋蓋得很高,所以不用為了給船通行而打開,在旅社甲板上可以看到上面往來的行人和自行車,現在才知原來這橋的兩端有電梯啊!看來等一下拖行李走這裡就好了,昨天走古橋過來,非常擁擠。船屋旅社的小杯生啤一杯4歐,我又在甲板上坐了很久,對眼前的馬斯河風景戀戀不捨。旅行荷蘭到此24天,如倒吃甘蔗般,才剛適應,現在又要離開了,離開這個以商業立國,處處是水道的國家。

教堂Sint Martinuskerk

對岸城區叫Wyck(威克),由中世紀、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三個時期組成。矗立河岸的尖塔教堂Sint Martinuskerk是天主教堂,早期建築在中世紀就已存在,14世紀初,威克城曾建有城牆。馬斯垂克中央車站於1853年啟用時,重建了威克街區,擁有許多古典美觀的大建築,Sint Martinuskerk也跟著改建;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則重新建設了高橋這一區。 



我拖了行李過橋,走往最近的公車站,搭了六點多的公車前往德國邊境城市Aachen,二十幾年前去過的城鎮,當時下著細雨,我只停留三個小時,撐傘看看古城便離開了,但是留下深刻印象,這次到了附近,決定再去看看,車程只有一小時,也打算在Aachen多休息個幾天,此次天氣大好,雨都應該不會是雨天了。 


公車一路停了好幾站,約四十分鐘後到了荷蘭邊境,許多人在這裡上車,應該是德國人到荷蘭工作吧!接著入境德國,景觀沒太大不同,繼續往前走,公寓樓房換了個樣子,非常實用的包浩斯風格,我想荷蘭的各種奇形怪異大樓是為了反無聊單調的包浩斯吧?路上也看到被丟棄的電動滑板車,這在荷蘭是不會有的,荷蘭人只騎自行車,沒人騎滑板車,這在現今歐洲真是異數。


公車接近我應該下車的地點Aachen中央車站,我以為這是公車終點,大家都會下車,但怎麼車上還一堆人,我以為還沒到,可能下一站,看了手機地圖,發現網路沒了,這才想起換了國家,網路也會換電信公司,有時必須重開機才會連接上網路。 


眼看著上車乘客快要走完,我趕緊拿手機地圖問司機,我要到這個地方,是否該在這裡下車,還是下一站?司機瞄了一眼說,他不知道,要我坐好,他要開車了。我再問他是直走還是轉彎,他說是轉彎,這一轉就是大老遠,我下車的地點已經在市中心了!這司機是荷蘭人還是德國人啊?我在荷蘭遇到的司機都還不錯,怎麼一到德國就遇到這種爛司機,開車技術也很爛,坐到後來我都有點頭暈了。


市中心人來人往,大家節奏都很快,此時網路依然沒通,我問了路上一位年輕人往車站方向,他指了一條路,我邊走邊看網路通了沒,後來發現方向不對,又轉了一個彎,找到旅社大概已經走了一公里,原本不用兩百公尺就到了,旅社就在車站旁邊。 


今明兩晚先住四人宿舍房,這裡好像會自動分男女,因為訂房時沒寫是女性房還是混合房,報到時櫃檯說我訂的是女性房。旅社報到要用網路自己填資料,上面國籍又寫中國一省,我跟櫃檯人員說,我來自台灣,但不是中國一省,這上面沒有我的選項。他看了看說,很抱歉,你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填寫這個。可惡!連花錢住宿都要被欺負,台灣人到底幾時才可以擺脫這種恥辱! 


進房之後,睡我上鋪一位美國女孩跟我打招呼,她聽到我來自台灣之後,我們用中文和英文聊了起來,原來她在學校修習中文,曾在北京念書半年,又到台中一年,連菜單都會看了!加上她現任男友是成都人,她經常說中文,所以說得還不錯。


我們又聊了很多,聊到我差點忘了還沒買晚餐,才發現這裡超市普遍九點就打烊,不像荷蘭是十點,還好找到一家九百公尺遠的超市還開著,趕緊去採買,途中路過一座可怕的隧道,位在火車鐵軌下方,整條隧道牆面都是混亂的塗鴉,而且昏暗,幸好有其他路人在使用。

右側是天堂書店

與荷蘭相較,德國物價低很多,但我在超市找不到生菜,問店員居然不會英文,不是吧!我印象中德國人英文應該也不錯啊!突然覺得在德國一切都不一樣了,連電梯也不會自動開門,我得調適一下了!雖然歐洲古文明大致類似,但不同國家就有不同制度和習慣,跨國旅行經常要做調整。

馬斯垂克舊市府

回旅社之後,覺得樓下客廳的人太三教九流了,不是很想在那裡用餐。今晚只打算啃麵包配白酒,就問室友不知她介不介意我在房裡吃,她說可以,我就坐在窗台邊吃了起來。此時高樓外的景觀很不錯,一大片夕陽剛沒入地平線的暗藍色天空,底下酒吧人潮有點聲音,而火車經過時則震耳欲聾!

聖殿Basiliek van Sint Servaas

不久又住進一位退休女士,是法國人,因為在英國住過幾年,所以英語很好。剛才跟美國人才聊到她也從小就學過法文12年,剛好晚上這裡住了兩個會講她學過語言的人,我們一聽都笑了,未免太巧! 

就這樣,三個人一下子英文、一下子法文、一下子中文聊了起來。美國人還說這附近有三小時18歐的Spa,她非常喜歡,但要著泳裝,男女共池。我旅行從未帶過泳裝,因為我不會游泳,所以雖然三小時18歐不算貴,卻無緣可以去放鬆。而那個法國人竟也隨身帶著泳裝,說她在冰島也泡過溫泉,他們都很有經驗啊!看來下次旅行,我得考慮是否帶件泳裝了。

德國Aachen鐵道下方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