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菸廠內的光影遊戲

第一次到松山菸廠,發現這裡好適合當攝影棚,尤其裡面正展示著實驗影片,又沒什麼人光臨,氣氛真是太對了~~這麼有人文氣質的地方,若跟喧囂的大巨蛋或大賣場為鄰,該如何想像?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回憶澎湖點點滴滴


因為一個陰錯陽差,不小心在澎湖待了六年,我最寶貴的青春歲月,就在一連串的小島上,又熱烈、又靜悄地渡過了...

這其間,在小學教了三年書,在朋友的藝品店陸續打工兩、三年,中間還去了歐洲一年,然後出了三套明信片,一本筆記書,與當地朋友一起辦了幾次美術展,吃了無數次美味的海鮮,坐船出海過無數次,住過學校宿舍、海邊軍眷、三合院古厝、市區透天厝,夏天去摘天人菊點亮房間,冬季曾坐漁船冒險渡海,也經常騎著機車四處跑,在魚肚白的天光下等待日出,中午在海邊的涼亭睡午覺,傍晚在海邊靜看來往船隻,夜裡在沙灘上看著滿月映海,白天在草原上尋找旱舟,在荒草蔓延的廢墟裡尋找驚奇,也擔任過朋友的攝影師在荒郊野外大拍露鳥照...

回想起第一天在澎湖,就是個有風無雨的颱風天,我獨自在宿舍裡驚喜地看著落日,收音機傳來澎湖人打去電台的談話:「這颱風比起我們澎湖的東北季風根本不算什麼...」,過了幾個月,我終於也體會到她說的那個「比起來不算什麼」的東北季風,嚇得我冬天根本不敢騎機車出門...

秋季將臨,我又想起澎湖的美味螃蟹,吃過澎湖的海鮮,台灣的海產也都比起來不算什麼了...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紀錄片】好攝之徒

好攝之徒 (We Love Photography)
漫談台灣攝影環境的發展與現況

2010.08,38分鐘,Made in Taiwan
導演/施云(Director/Sophie Seeing)

【影片簡介】

在台北小巷中,有一間經營十年的專業攝影藝廊「台北國際視覺藝術中心」,簡稱「TIVAC」,於2009年8月19日劃上休止符,這消息令許多常去串門子的攝影人震驚不已。170年前的這一天(1839年8月19日),是世界公認的攝影術誕生日,但在170年後的今天,竟也成了台灣最專業又最具教育性質的攝影藝廊的熄燈日,這意味著什麼?經濟蕭條?攝影已成昨日黃花?還是攝影藝術在台灣始終不被重視?

由多位資深攝影人倡議多年的「台灣攝影博物館」,因為缺乏奧援而波折不斷;終於,在2010年3月,有了臨時的家所,它將扮演何種角色?它將如何運轉下去?未來將會走向何方?而「TIVAC」在結束營運後的半年,2010年2月25日這天,也意外地重新開張,這半年之間,台灣攝影環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危機成了轉機?還是一切只是水到渠成罷了?!

在電子影像當道的今天,傳統攝影日漸退出藝術舞台,「攝影」的定義,也越來越模糊,這又意味著什麼?「影像」取代了「攝影」?「電子」取代了「傳統」?「數位」取代了「底片」?還是我們對「攝影」的今天,應該另外找出新的定義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