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八里浮生錄〉拍攝筆記


連續到八里錄影採訪了兩天,充分感受到八里的人情味,如果我早點發現這裡的好,或許我不會選擇住在擁擠的淡水吧?但如果我當時買在八里鄉間,恐怕現在也難逃房產被徵收的命運....

先是聽做園藝栽培的張爸爸說,十幾年前政府就未經他同意,在他的土地上蓋起了一道長長的堤防,然後又說他的房子因為只拿到建照拿不到使用執照而成了違建,現在他的土地又要被政府廉價徵收拿去做什麼新市鎮,一張皮被剝了好幾層,如果沒了土地,那他要靠什麼維生.... 

再來是路邊有一棟兩層樓透天厝的鄭先生說,他們家前幾年因為他結婚才花了一百多萬整修過,去年9月政府就來了一只公文說要拆,因為那裡要做新市鎮,可是隔壁的十幾層大樓卻不用被徵收,讓他們原本住了4代的一家人,現在硬生生被拆成兩家,爸爸跟爺爺去租公寓,自己和妻兒寄住在娘家....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爲「台灣攝影博物館」向龍應台請命

致 龍應台 文建會主委
爲「台灣攝影博物館」催生

「影像就是力量」。攝影術自1839年在歐洲被發明以來,不但開啟了人類視覺文明之新頁,也傳承了以鏡頭表述歷史之經驗,其獨特的說服力與感染力,為其他媒介所難以比擬。台灣在不到半世紀的光陰,也順勢踏上此文明舞台。

在這一個多世紀以來,台灣許多前輩攝影家,以及國外先驅者,也曾為台灣這片土地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為台灣後代子孫保留了豐富的歷史見證與文化傳承。然而,這些影像至今仍找不到一個歸宿,一個可供歷代台灣人追溯、憑弔、喚醒的集體記憶空間,乃至隨著多位攝影前輩的先後凋零,它們四處流離、散置,甚至正在慢慢摧毀、消逝之中。

對於後代子孫,我們這一代應該要有更好的交代。台灣攝影界關於「我們需要一座攝影博物館」的呼籲,已十年有餘,但始終不見政府有關單位以積極態度面對此事,對於影像文化資產的國家級研究與蒐藏機構的闕如,以及攝影文化與教育在台灣始終不被政府重視的窘境,我們深感憂心。

我們期盼政府儘速成立一座「台灣攝影博物館」,以作為台灣影像資產的蒐集、典藏、研究、建檔、展示之國家級機構,並進行影像文化教育、國際交流,以培養及留住台灣影像人才。其所扮演之承繼過去並延續未來之角色,實為刻不容緩之事,就如古蹟文物之保存,越晚做就越不容易,而這些都將是留予後代子孫的重要資產。

時值台灣「文化部」即將成立之關鍵時刻,期盼龍應台主委,將來的文化部部長,積極重視台灣影像資產與文化,將成立「台灣攝影博物館」列為文化部工作重點項目之一,讓第一座「台灣攝影博物館」在眾所殷盼下誕生,實為台灣人民全體之福。

呈請人: 施云(文字、影像工作者)  敬筆
 (201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