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這個題目不是配合內文,而是配合圖片,這些圖片是一個未完成的攝影企畫案,而內文是臨時寫的;只是寫著寫著,我這才發現,那三年的小坪頂生活,居然已經在我記憶中塵封許久了。
前幾年曾在淡水山上的小坪頂住過三年,那是我第一個買的小窩,因為看中了它的價錢和地點,雖然日後發現房子問題很多,跟鄰居的摩擦也很多,但是山上的空氣清新、涼爽,回家的路上盡是花香蟲鳴,以及附近就有極佳的視野,可以望見淡水河出海口,那裡的環境還是挺讓我懷念的。
在我買它之前,那個房子原本是某建商的工寮,他同時有兩間相鄰的一樓房子要賣,其中一間已經先被人買走了,所以我買的是另外一間。20多坪的房子被隔了四個房間,可以想見工人的居住品質不是很好,裡頭也留有很多工人未帶走的一堆雜物,生活痕跡還隱約看得見,聽說最後一個工人因欠了六合彩賭債而跑路了,抽屜裡還留有很多寫滿數字的紙張,後來都成了我的計算紙。工人自己釘的家具也留下很多,前屋主要我保留自己想要的,其餘的他會請人來清掉,這讓我省下不少買家具的錢。
因為本來積蓄就不夠,除了買房子要貸款之外,整修房子的預算也不太夠,所以只能把錢花在刀口上,例如:衛浴設備和電線一定要找水電工全部換新、隔間也請木工打掉三間留下一間當臥房、也要找水泥工把浴室地面磁磚拆掉再抹上白水泥、最後再請鐵工把鐵捲門鋸開留個方便進出的門和換雨披,其餘像粉刷牆壁、油漆鐵門和鐵窗、裝飾房子和家具、整理前後陽台這種「小事」,我就全都自己包了。
那時遇到的幾位工程師父都極好。木工師父做完工程自動降價給我,我想是因為拆除工作比他預想的簡單很多,因為這裡的前身是工寮;水泥師父在我央求之下教我怎麼砌磚牆,因為我要自己在陽台築個矮牆,他還誇我浴室的乾濕分離設計是「有頭腦的人才想得出來的」;而住在附近的水電師父也不計酬勞地幫我多裝了好幾盞燈和吊扇,後來我還到他那個佔地上百坪的家去拜訪過,他們家是當地的老地主,附近一大片山林都是他們的,當時我多想跟他借塊林地蓋房子啊!一個我從小就做的夢,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總之,我幾乎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把山上的那個房子給整理起來的,因為當時做裝潢的老爸已經生病了,不然他一定會幫我的。不是我自誇,簡直就讓那個房子化腐朽為神奇,沒看過它之前樣子的人可能還覺得我怎麼住得這麼寒酸(其實是「簡約」啦),但是有比較過的人都知道,那個房子有了180度大轉變。整個房子,在燈光運用得宜下,俐落中泛著溫暖,除了浴室和臥房有隔間之外,其餘空間就是我的工作室、客廳、飯廳、廚房,通通連成一大片,一個人用起來還挺過癮的,而且成就感十足,整修工作在我搬進去之後仍未停止,隨時想到什麼就修修弄弄,有趣極了。
但是房子住久了,問題就一項項出現。先是一開始在整理的時候就發現的漏水問題,加上山上的房子濕氣本來就比較重,還有房子本身因為對面有一片雜樹林而曬不到太陽,在除濕機連續除濕之下,有時不到一天就可以積滿一桶水,這樣的濕氣讓我原本就受過傷的膝蓋和先天不好的氣管問題越來越嚴重。
另外還有鄰居問題。樓上住戶有個特別好動的小孩,三不五時就會敲打地面,嚇得我用滑鼠的手常要應聲顫抖;而隔壁鄰居也老騎著機車從我家窗口冒著一氧化碳經過,他們修理冷氣時的化學味也經常撲鼻而來,製造出來的噪音就更不用說了。我搬到山上不就是為了圖個空氣清新、環境幽靜嗎?結果這些惱人的干擾讓我不得不選擇提早離開(其實本來就沒打算住一輩子)。現在說起這些狗屁倒灶的事都已雲淡風清,離我很遙遠了,這裡我想說的還是小坪頂的攝影集。
有天我回家,發現門邊插了兩張名片,原來是前屋主跟另一個附近工程的建商來找過我,要我跟他們聯絡,想談個攝影案。這對我來說真是個意外,因為當時買賣房屋時,我送了賣方一本我的攝影集,只是想結個緣,完全沒有自我推薦的意思,因為壓根沒想到我的工作會和建商扯上關係,我拍的又不是商業攝影。所以他們的出現,讓我又驚又喜,而且當時的我還沒接過什麼大案子,也沒跟建商接觸過的經驗,心裡著實有點忐忑不安。
與建商約在他們台北的辦公室見面,那是一個充滿和式簡約風的舒適空間,能夠在這樣的環境工作應該是很不錯吧!其實我高中時,最想唸的科系就是室內設計,可能是得到我爸的基因遺傳吧,家裡的那幾本裝潢書被我翻過不知多少回,每次到一個新的空間,我就會習慣性地幻想著這個空間應該要有的擺設,有時三更半夜睡不著覺,就是因為腦子裡都在轉著怎麼把房子好好整治一番;可惜後來學校地點的因素,以及某些私人因素,最終還是放棄了。現在能夠親手設計整理自己的房子,也算是過了乾癮。
與建商彼此聊過之後,才知他們希望找一位當地的攝影師來捕捉小坪頂的晨昏四季,做一本攝影集,好推銷他們的建案,可能還會搭配一些多媒體什麼的,說來算是一家很特別的建築公司。他們看過我的攝影作品之後,加上地利之便,先來徵求我的意願。有這樣的機會當然是不可得的,而且我先前就已經拍了很多小坪頂了,人文的、自然的,沒事就騎著機車四處趴趴走,因此還跟山上的幾個老鄰居混得挺熟的,每次路過去找他們,總會被送點他們家自己種的筍子、橘子、青菜什麼的,對那裡其實早就建立了感情,也熟悉得不得了。
他們提出大致構想之後,彼此又討論過好幾次,我連著書冊設計一起做給他們,裡面包括圖片與文案,先做出大致的樣子,然後才會得出最後的結果。我盡心盡力在做這個案子,他們也依約按期繳交酬勞,彼此都合作得很愉快。做了差不多一年之後,他們因為有別的建案正忙得不可開交,只能暫時將此案擱著;這一擱,又過了一年。有天突然又收到他們的電郵,當時我正在屏東寫另外一個書案,信上說要重新啟動這個攝影案,問我的可能性。
遺憾的是,當時我已經搬離小坪頂了,他們所希望的「小坪頂的晨昏四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那麼唾手可得了,而且我手上的案子也正在忙,他們似乎也不能再等,所以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但是這些小坪頂影像,卻成了我在那裡三年的最好紀念。
以上 2011/09/05 記
以下2012.11.13 再記
雖然很久沒再去小坪頂,但是那座山頭的「一柱擎天」卻是經常讓我看得觸目心驚、火冒三丈。小坪頂有座山頭俗稱「八卦山」,因為一連八家建商在那裡的建案都接連觸礁,現在的「環遊郡」就是第九家,每個建商都看好那座山頭的廣闊視野、風景宜人,但或許是台北人不愛住得遠離塵囂,不愛交通如此不便,不愛鄉間的單純生活,那裡的房子就是賣不好,但總是有建商不死心,包括當時來找我做攝影集的這家,他們就是負責那座山頭的景觀規劃。雖然環遊郡從一開始找來香港大明星助陣,到現在一坪只剩15萬還被稱為「鬼城」、「爛尾樓」,卻仍然有一家陸資不死心,繼續蓋了一棟30多層的「墓碑式」建築,還避開法律漏洞,說是84年已取得的舊建照,完全無礙於86年的林肯大郡之後對山坡地建房從嚴的規定,讓人難免有「內神通外鬼」之猜疑!小坪頂原只是個寧靜的偏遠山區,道路狹小、彎曲,冬天十分寒冷,寒流來襲時的路面還會結冰打滑,甚至聽說20多年前還曾下過雪,這樣的地方怎會適合蓋高樓、蓋城鎮?何況那裡本來就是丙級建地,這些建商為了炒房賺錢,不惜破壞原有的地貌、文化,將來樓房一多,難道不會繼而要求在山區擴建道路?一個好端端的山區風光就這麼被一群貪婪、互為勾結的官商給毀了!老天若有眼,就讓那些建商繼續掛在那裡,讓那座墓碑永遠住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