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紀錄片「靜默沙洲」導讀單
推文
2012.9.19 淡水社大「發現淡水--紀錄片製作」課程
放映影片:靜默沙洲
(副題:三重蘆洲六座古厝的不同命運)
台灣,78分鐘,2009,中英字幕
參展紀錄:2011年CNEX「機不可失」主題紀錄片影展
談論主題:用紀錄片關心我們的所在--以文資保存為例
影片簡介:
鄰近台北市的三重與蘆洲,過去曾是不宜居住的沙洲,近二十多年來的快速開發,零星古厝一一消失。一座古厝見證一段開發史,看似無聲卻非無言。本片透過六座古厝,看見並詮釋人與建築的關係。
以2009年因拓寬道路而局部被毀的三重「吉慶居」為開端,尋找已屍骨無存的蘆洲「秀才厝」,探討古蹟保存失敗的原因;再以八十多歲阿嬤居住的蘆洲「西洋樓」,呈現出不同世代對古厝的看法。三重最完整的林氏古厝「崇德居」,雖有子孫力主保留,卻面臨家族壓力與法令的不完善而進退兩難。
再進入已被指定為古蹟的「蘆洲李宅」大院,李家的文化保存精神讓人感到欣慰,更在私有古蹟的管理上提供了一個範本;而蘆洲的「八角樓」,則以一個去向不明的「歷史建築」之名暫時保留,卻因業主無力符合政府的古蹟修復申請制度,只好使建物任其凋零......
預告片:http://youtu.be/llB158kq7TQ
導演簡介:
施云(Sophie Seeing),從事影像與文字工作十多年,近幾年開始拍攝紀錄片,希望藉由影像與聲音的結合,更能完整傳遞並詮釋這個所看見的世界。
目前有四部紀錄片作品:靜默沙洲(2009)、決戰澎湖灣(2010)、好攝之徒(2010)、八里浮生錄(2012)。
七本著作:出磺坑老油人的故事(2009)、海洋音樂夢(2008)、竹田寶地(2008)、雲南初探(2007)、台北湖邊的聚落(2005)、陽光下的海島(2003)、出走歐陸(2002)。
兩次攝影個展:陽光下的海島(2003)、走向滇西北(2009)。
部落格:影像行囊,seeingimage,http://seeingimage.blogspot.com/
導演導讀
一、創作動機及呈現意義
因為三重「吉慶居」的即將被毀,引發作者的在地關懷,驚覺原來曾經住了多年的三重,還有古厝的存在,於是展開一連串尋找沙洲古厝的行動,紀錄並探討台灣的私有古厝為何始終難以保存的原因,是業主的無知?還是政府的失責?亦或是全民的冷漠?古蹟的保存,對業主、對民眾、對城市來說,有沒有可能創造三贏的局面?而保存古厝,對居民、對全人類來說,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只是懷舊的憑藉?或是延續祖先的精神?我想還有一點是:面對未來的全球化,保留一個身份的認證!
二、影片脈絡及觀點提醒
作為台北市「衛星城市」的三重與蘆洲,近二十多年來的快速開發,讓人幾乎忘了這片土地過去曾是塊不宜居住的沙洲,零星少數的古厝一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一座古厝,見證一段開發史,看似無聲,卻非無言。老祖宗的足跡與心血、智慧與期望,都深藏在古厝的每一堵牆、每一塊磚、每一角落。
古厝,究竟是歷史的負擔、子孫的包袱,還是家族的榮耀、民族自信的展現?是城市建設的阻礙、地方發展的毒瘤,還是土地增值的利器、文化觀光產業的擴散點?是屬於私人財產,還是全民共有的文化財?除了深思,或許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三、 影片敘事及製作手法
影片共分七段,從引發此片拍攝的「三重吉慶居」作為開始,陸續介紹三重、蘆洲其他最具代表性的幾座古厝所面臨的不同狀況,包括:拆一半、已全毀、尚不知去向、還在觀望的四座,以及已列管為古蹟、歷史建物的兩座。每座古厝的開場都有一段關於這古厝的文字簡介,讓觀眾較容易進入狀況。最後一段是個「總結」,進一步探討古厝存在的意義、難以保存的原因、我們所該努力的方向......等等。
延伸思考
一、古厝在都市開發中,是否成為一種衝突或對立?借鏡歐洲城市,無不以保留百年以上建築為榮耀,不僅建立了城市性格,也建立了城市人的文化價值,更因此成為享用不盡的觀光文化財;但是在台灣,似乎城市建設等於古建築物的拆除,等於農田綠地的消失,這樣的思維,是否有待商榷?
二、古厝留不住,誰之過?古厝究竟是私產?還是公共文化財?保留與否,是否只能交由所有權人來決定?公部門此時又該扮演何種角色?介入與不介入?積極或消極?社區居民能不能表達自己的聲音?
三、古蹟獎勵條款的缺失在哪裡?業主的損失如何補償才算合理?或是該讓業主予取予求?而容積移轉之後,所出現的摩天怪獸,是否應該存在?
四、列管為古蹟或歷史建物之後,如何修復才不會造成古建物的另類破壞?修復申請程序是否公部門應該積極介入?修復後的古建物活化又該如何進行?管理權與使用權又該歸誰?業主?還是全民?政府又該扮演何種角色?
延伸閱讀
靜默沙洲--三重蘆洲六座古厝的小檔案
三重游家吉慶居
*興建年代:約1929年,日大正18年。
*建築形式與特色:閩式三合院,主體牆面使用日本時期的「TR(臺灣煉瓦磚)」二級紅磚,木作師傅為「吳阿桂」,剪黏疑似「陳天乞」,彩繪疑似「洪寶真」,石砌為「李烏」。
*歷史意義:游家以務農起家,昔日附近多為農田、少有農舍,「吉慶居」為僅存。
*現況:2009年5月4日,因政府拓寬道路而拆毀正廳後方。
蘆洲李家秀才厝
*興建年代:閩式建築體最早於清光緒年間,約1880年所建;二層洋樓為1926年,日昭和2年所建。
*興建者:閩式二進為李乾夫;洋樓為李讚生;其餘為李聲元。
*建築形式與特色:閩式為二進多護龍三合院;洋樓為兩層樓建築。
*歷史意義:閩式三合院為「李聲元」於1892年(清光緒18年)中秀才時所整建,所以稱為「秀才厝」;其子「李讚生」為海山郡守,是日治時代台籍出任郡守第一人,因此興建洋樓做為官邸。
*現況:2008年2月,建商縱火燒毀內部木作,3月再加以剷除,現已全毀,僅剩牛棚。
蘆洲李得吉西洋樓
*興建年代:1931年,日昭和6年。
*興建者:李統,旁邊的閩式建築為其父親「李賢」所建。
*建築形式與特色:「西洋樓」為三層磚造樓房,正面巴洛克山牆有「李得吉」三字,以日本「TR(臺灣煉瓦磚)」二級紅磚所建;旁邊的閩式建築有剪黏等裝飾。
*歷史意義:「李得吉」為李賢所建立的商號,主要經營米糧;日本勸業銀行曾入駐過西洋樓,是當時蘆洲最高樓。
*現況:閩式建築為祖堂,西洋樓一樓為李家胡姓媳婦所居住,建築大體完整。
三重林家崇德居
*興建年代:1925年,日大正14年。
*興建者:林建立,來台第四代。
*建築形式與特色:閩式單進雙護龍三合院,木作師傅為「吳阿桂」,剪黏為「陳天乞」,彩繪為「洪寶真」,石砌為「李烏」。
*歷史意義:族人「林清敦」為地方聞人,木雕名師「吳阿桂」為林家女婿。昔日林家產業正是當時三重地區的代表。
*現況:建築體保存完好,後代「林瑞昌」等人居住其內,盼成古蹟。
蘆洲李宅
*興建年代:初建約1857年,清咸豐7年;擴建於1903年,日明治36年。
*興建者:初建為李清水,擴建為其子七房兄弟,由李樹華主事。
*建築形式與特色:建坪約四百餘坪,為三落四合院,計有九廳、六十房、一百二十門窗,禮聘江西名匠師「廖鳳山」親臨堪輿設計、監造完成,有「中原厝」之稱。
*歷史意義:李氏先祖以「耕」起家,李清水並精通堪輿、醫學等,後代名人輩出,李宅曾是地方鄰里的重要社交場所,並曾組「李長利記」商號。第三代「李樹華」為清朝貢生,是李家首位任官者,辭官後教育地方。第五代「李友邦」為抗日名將,是「台灣義勇隊」的領袖,其妻為嚴秀峰。
*現況:1985年公告為三級古蹟,為台灣第一座自動列管的私有古蹟,也是目前蘆洲唯一;2006年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並成立「李友邦紀念館」。已辦理容積移轉。
蘆洲八角樓
*興建年代:1936年,日昭和11年。
*興建者:李為
*建築形式與特色:中日洋合璧之二層磚造建築物,結構為凹字八角型,故稱「八角樓仔厝」。以日治時期的「TR」磚所建。
*歷史意義:創建者「李為」是蘆洲財主,在台北經營銀樓,此八角樓為其別墅;承購者為「陳炳坤」,將其作為「東洲化學製藥廠」的廠房與辦公大樓。
*現況:2004年公告為歷史建築,為蘆洲唯一。使用中,暫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