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屏東平原綠金多~檳榔園的歡笑與悲歌


頓物、竹田,那個還是米倉的時代,曾經放眼望去,夏天時,無邊無際的綠色波浪,秋天時,滿目稻穗的金黃耀眼,農夫、農婦在稻田中穿梭,彷彿還是昨日的影像;如今,滿園的高聳檳榔樹,遮蔽了原本遼闊的視野,縮短了原本遙遠的天際線,圳埤乾涸污穢,農人不再汗如雨下。

容易生長於亞洲熱帶地區的「檳榔」,在台灣原本就是原住民拿來當作祭品、禮品和零食的果實,檳榔所含的生物鹼和單寧會刺激神經、放鬆肌肉,具有提神、減壓的功效,所以許多長時間工作、勞力付出量大的人,有嚼檳榔的習慣,原本就具有一定的市場;再一方面,自從民國60年代末期,稻米因為過產而價格一路下滑,農村人口外移,經濟型態改變,農民從70年代開始,只好紛紛轉作檳榔栽培,到了80年代,已經成為台灣主要經濟作物,曾經最高零售價格「3顆100」,於是被封了「綠金」的名號。

一棵檳榔樹從種苗到收成要花5~7年的時間,之後可以連收15~20年才換新種,每年的4月中到9月中,每株可採收6~7芎(叢),其間的農事只要施肥、灌溉、除草,便可結實累累,相較於種稻每年都得更新,實在輕鬆太多了,而獲利卻是水稻的10倍之多,就算不濟,也是水稻的兩倍獲利,在如此誘人的經濟效益下,難怪前仆後繼,大家紛紛轉植,成為今天到處樹姿搖曳的景象。因「綠金」而致富的農人,也蓋起了一棟棟「檳榔屋」,是農地裡的高級農舍,被當地人戲稱為「別野」。

但是,檳榔的樹根淺短,抓地力不足,以及檳榔葉的生長型態(葉子易造成聚水性)和不易分解腐爛的特性,都容易造成土壤流失;再另一方面,因為整地、除草、灑農藥,造成地披植物不足,裸土直接日照使土壤乾硬,雨水滲透力差,快速蒸發下,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接著就是地層下陷,所帶來的危機實在不容小覷。因此,即使在平地種檳榔,也應該要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


若再以土質來說,竹田曾在日治時代被評鑑為「八級土」,是土質非常優良的地方,本來在民國初期,有不能轉種高莖植物的規定,以免糟蹋良田;但現在,政府只採取不鼓勵、也不禁止的政策,顯然沒有細心設想到「地力」的問題。至於台灣人吃檳榔夾石灰的方式,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就更不言自明了。

總之,在台灣人還沒有杜絕嚼檳榔的習慣之前,檳榔樹這種高經濟價值的農作,還不太可能會消失殆盡。而一向勤儉持家的客家人,不僅物要盡其用,也要廢物利用,掉落滿園的檳榔葉本來是不具任何價值的,這會兒到他們手裡,卻成了好用又具創意的「檳榔扇」,堅實耐用、涼爽無比,把夏天裡的竹田鄉,搧得涼涼的、青青的......

【本文出自2008年客委會出版、本人撰寫的《竹田寶地~頓物庄的黃金歲月》一書。雖然種植檳榔樹不是破壞水土的唯一罪魁禍首,但是大面積的栽種,確實是一種危害,尤其是在山區。而一場風災,讓台灣演出了一齣齣的「官場現形記」,我們的未來,難道就只能依托給這些政客?悲傷的八月天已過,但是災後重建的路還很漫長,現在只希望「檢討國土政策」不要又只是一時的熱門話題,隨便喊喊,等鋒頭一過,全又消失得無影無蹤,性命攸關的大事,就拜託別再馬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