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2025《荷比盧法低地3個月之旅》 在馬斯垂克夜宿船屋

馬斯垂克市政廳

5/8 w4_Tilburg+ Maastricht, Netherlands 

昨晚在Tilburg青旅我一人睡八人房,舒服得不得了!美中不足是廁所不在房內,而且在走廊另一頭,半夜上廁所有點麻煩。房間很大,早上整理完行李,離退房還有10分鐘,便做一下伸展操,旅行難得有這樣的空間和時間。最近全身痠痛,肩膀背東西也沉重,很需要全身好好舒展,尤其面對的古樓房景致很不錯。 

寄放了行李,泡了一壺咖啡,坐在旅社外面走廊的座椅上用餐。昨晚買一碗不用煮的非洲米沙拉,還真是買對了,因為今早才知這旅社在退房後就不能用廚房煮東西了,只能使用開水,剛好今天只需要泡咖啡;昨晚回來也才知道廚房九點就關了,幸好我提早回來,還可以把沙拉放冰箱。每個旅社規定不一樣,沒有事先問清楚,有時真會準備錯誤。 

Tilburg

中午去晃晃Tilburg,我下榻的旅社就在市中心,這是一座19世紀有名的紡織大城。最初的Tilburg只是貴族的莊園,15世紀築有城堡,17世紀興起綿羊養殖業,販售毛織材料給其他城鎮,拿破崙統治時代才成為城市。19世紀轉以紡織業為主,曾經擁有125家羊毛紡織工廠,Tilburg城堡也因此拆除成為工廠區。 

可能是威廉二世蓋的國王行宮

荷蘭國王威廉二世(1792-1849)很喜歡Tilburg,在這裡建了一座行宮,但在落成前夕,國王就去世了,現在成為市政廳的一部分,附近有一座國王廣場(Koningsplein)紀念他,商場附近也有他的塑像。Tilburg的紡織業在二次大戰後慢慢走下坡,城市開始新的都市計畫,拆除了很多舊建築和舊市街,連市政廳也重蓋(不包括國王行館),但顯然這裡的新建築比較重視功能甚於美學。 

Sint Dionysiuskerk/Heikese Kerk, Tilburg

現在的Tilburg仍是荷蘭工業大城,也擁有大學和商學院,古城區有很多商店和購物中心,也有不少漂亮的傳統樓房。只是Google map在這裡的標示很不清楚,看到一棟漂亮房子卻不知是什麼,標示市中心的地方,走過去卻沒什麼人潮,標示市政府的樓房卻有人寫那不是市政府,我猜那棟應該就是以前的國王行宮吧?市政府辦公處則是旁邊那棟九層樓高的新式建築,我想這裡可能沒有旅遊局? 

Tilburg 聖約瑟夫教堂

後來我只好看到人潮就走過去看看,很多路線重複,有點不知要走去哪裡,不過還是逛了兩個小時才離開。遇到一家生意不錯的烘焙店,買了一個餡餅,等一下火車上可以吃。回旅社取回行李,走往車站只要五分鐘,車子半小時一班,中間要在一座大城-Eindhoven-轉車,包含等候時間加起來,今天要花兩個小時在交通上。下一個停留點是我很期待的馬斯垂克/ Maastricht! 

Tilburg

搭火車時目睹一幕。第一班是慢車,鄰座一個黑人講電話很大聲,我先坐下來,他才坐下來,還好他只坐一站就下車,但同車箱另一邊有個女人講話也很大聲,我猜是荷蘭人,讓我覺得這世界真讓我感到疲憊!第二班是快車,我隨意上了一個車廂,沒注意到是商務艙,但因為大家都刷卡進站,我不確定商務艙是否價錢比較高?反正沒什麼人,我又大包小包的,就懶得換車廂了,遇到查票員再說。

馬斯垂克/ Maastricht

我找了門口的位子坐下來,看到幾位穿著西裝筆挺的男士正在用筆電,大家都安安靜靜的,真是美好啊!不久一位黑人來到這安靜的車廂,他開始用電話和擴音荼毒大家的耳朵,我白了他一眼,轉頭看向窗外,吃我的餡餅。前座一位用筆電的男士,回頭看了那黑人一眼,不久又回頭對他喊了一句「stop」,像在下咒語一般,真是太帥了!那黑人立刻停止噪音,改成很小聲。


不久火車即將停在某站,黑人問那個剛才制止他的男士,這裡是不是某站,男士說對,他自己也正準備下車,他們就一同走出車廂。那個商務男經過我時,我對他笑一笑,算是道謝,他也對我點了一下頭,彼此心領神會。真心覺得,懂得寧靜的美好,才有高層次的人生!而那個黑人也是讓我挺佩服的,被糾正沒因此懷恨,下車還願意問那個商務男,後續他們有沒有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四點多抵達馬斯垂克,1992年誕生歐盟和歐元的城市,也是荷蘭最南端、最不荷蘭、城市發展最早的省份林堡/ Limburg的首府。林堡原本是神聖羅馬帝國下的一個公國,1288年被布拉邦公爵併吞,到了15世紀初,布拉邦與其他低地區逐漸被勃艮第公爵收購或繼承,形成勃艮第尼德蘭,再來就是哈布斯堡尼德蘭時代。 


更早之前,馬斯垂克是一座羅馬人的城市,信仰天主教歷史悠久,曾經由主教統治,直到被列日(Liège)主教取代。中世紀早期,馬斯垂克與Aachen(今德國)和列日(今比利時)三城被認為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中心,當時的馬斯垂克發展成重要的河流貿易和羊毛皮革的製造業中心。 

法蘭克王國分裂後的10世紀,馬斯垂克曾短暫成為下洛林公國的首府,下洛林包含今天德國北部、荷蘭、比利時、法國一小部分地區,12世紀末分裂成諸多小城邦。1204年,列日親王主教和布拉邦公爵約定共同擁有馬斯垂克的主權,顯見這城市多受到各路人馬的重視。後來布拉邦公爵就直接併吞了整個林堡地區。 

馬斯垂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of Our Lady

荷蘭獨立戰爭期間,信仰天主教的馬斯垂克硬是從西班牙手中被荷蘭搶奪下來,之後曾徘徊於法國與荷蘭之間。拿破崙時代結束,整個尼德蘭被劃分為荷蘭屬地,不久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時又從荷蘭獨立,馬斯垂克此時原本是站在比利時這邊,但當時的荷蘭守軍太強了,把反新教的革命壓制下來。於是1839年的和平協議之後,林堡地區被一分為二,東部與馬斯垂克成為荷蘭王國的一部分,而西部則屬於比利時荷語區。


到了馬斯垂克,我想已經看到了比利時的影子,雖然我還沒去過比利時。拖著行李從車站走往古城,中間跨過一條很大的河,這是Maas/馬斯河,發源於法國東部,法語稱為Meuse/默茲河,流經比利時、荷蘭,注入北海。Maastricht這地名就是馬斯河邊的渡口之意,古城內擁有1677座國家遺產建築,是荷蘭第二多,僅次於阿姆斯特丹。 


今晚住的旅社很特別,是一艘停在馬斯河上的船!那天搜尋旅社時,發現這裡有34歐共用衛浴的單人房,看了一下狀況,覺得好像還不錯就下訂了,明天週五漲到六十幾歐,所以只訂一晚,打算利用兩個半天逛逛這座看起來很厲害的古城。老闆給我的房間雖然不是在靠河中央那面,但我沒想到他居然給我衛浴在裡面的雙人套房,我住進了才發現,真好啊!
 

但可能價位的關係,我一直糊里糊塗把這裡當作青年旅社,還問老闆有沒有廚房可用。外型有點像愛因斯坦的老闆問我要用甚麼,我說微波爐和熱開水,他說可以幫我微波加熱,而房間的自來水是可以喝的。所以後來我就用自己帶的土耳其壺煮水,晚餐就買了微波食品和啤酒在甲板上吃,看著眼前風景,覺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六點出門往古城中心逛了兩三個小時,去了聖母院、大教堂廣場、市政府廣場、教堂改裝的天堂書店,和一些大小巷弄等等,在這城市看不到荷蘭元素,唯一勉強算是的,是那座跨在馬斯河上的中世紀古石橋Sint Servaasbrug,它有一小段不是石頭砌的,我原以為是戰爭時被炸毀,故意保留類斷橋姿態作為紀念,後來才發現原來那段是可以掀起給大船過的,真是荷蘭啊! 

天堂書店

在超市買食物時,才突然想起這是我在荷蘭的最後一晚,所以就買了荷蘭啤酒和乳酪火腿拼盤,以及剛來時吃到的好吃薯泥和肉丸,不確定接下來的旅程會不會再看到這些食物,但荷蘭啤酒今晚是一定要的!微波食品時,老闆還幫我放到瓷盤上,我吃完說要自己洗碗,老闆說,不用,我們有洗碗機,太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