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2025《荷比盧法低地3個月之旅》 雨中散步在北方大學城


4/21 w1_ Groningen, Netherlands 

今天是個下雨下不停的天氣,昨晚算是非常安靜好睡,只是膠囊房讓我感覺有點悶。早上突然發現我下個旅社訂錯日期,明天入住卻訂成後天,趕緊寫訊息去問能不能改,對方答應了,真好! 

賴床賴到十一點,兩個室友退房了,只剩我和另一位黑皮膚室友,因為她很安靜,我是後來才發現她也在的,大家的床廉拉起來,根本不知裡面有沒有人。那時我已經在房內吃完我的午餐,一杯泡麵,一堆乾麵包塗油漬番茄,和一壺咖啡,大概房間都是食物氣味。 

大廣場和市政府

出門時還在下雨,雖然不大,但得撐傘,少了一隻手,拍照真的很麻煩,尤其雨水不時濺到鏡頭,更加手忙腳亂。幸好這城市旅遊景點不多,我花了三小時就走完所有行程,這時才發現荷蘭的房子沒騎樓,沒涼亭,連雨披都沒有,想稍微躲一下雨,好難!但或許是遇到復活節假日的關係,街上行人依然不少,只是廣場上的攤販雨棚仍顯得有些招架不住。 

這城市有兩個中世紀廣場,一個是市政府所在的大廣場(Grote Markt),是舉辦慶典的地方,每年8月28日會在這裡紀念1672年抵禦明斯特主教軍隊的勝利,這場戰役打碎了神聖羅馬帝國收復尼德蘭共和國的美夢。 

魚市場與遠處的古物交易所

另一個廣場是魚市場(Vismarkt),自古以來就是商業熱絡的地方,廣場西邊有一棟新古典主義建築,是昔日的穀物交易所(Korenbeurs),建於19世紀,被列入荷蘭的世界文化遺產百大歷史建築名錄中,我想進去看看兼躲雨,沒想到裏頭居然是連鎖超市! 

Groningen位在萊茵河以北,是尼德蘭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全國第六大城,昔日領導這方土地,稱為弗里斯蘭/菲士蘭省(Friesland Provincie),是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的故鄉,有自己的語言和歷史。羅馬人雖也到過這裡,但對於萊茵河另一岸的土地顯得有些難以控制。西元9世紀,法蘭克王國分家之後,這塊土地被分給了東法蘭克,從此更是與現在尼德蘭南方歷史分道揚鑣。 


12-13世紀,Groningen加入「德意志商業同盟(Deutsche Hanse,又翻成「漢薩聯盟」,今日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由此得名)」,這個曾經有自己軍隊的商業組織宛如一個強大的聯合王國,與波羅地海沿岸城市和英國城鎮結盟,對抗海盜也控制貿易,加盟城鎮曾多達160個,直到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新航線被發現後才逐漸瓦解。 

Groningen在15世紀成為一個自治市,是這城市的鼎盛時期。16世紀被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國王統治,結束了自治地位。1594年,正在爭取獨立的荷蘭聯軍攻陷格羅寧根,自此加入尼德蘭共和國,17世紀成為荷蘭西印度公司(WIC)的重要樞紐。 

馬提尼塔(Martini Tower)

古城裡的幾處高塔,以前都是教堂鐘樓,最知名的是馬提尼塔(Martini Tower),位在大廣場旁邊,塔高97公尺,在鼎盛時期的1482年建成,是荷蘭第四高的教堂尖塔。跟許多新教國家一樣,很多教堂現在成了世俗用途,我想找個可以避雨歇腳的地方都找不到,許多古建築大多是商業用途,可見荷蘭人的務實。 

成立於1614年的格羅寧根大學,是荷蘭第二古老的大學,這城市的大學生約有三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5%,是荷蘭大學生人數排名第四或第五的城市。校區就在古城內,北邊有座公園--Noorderplantsoen,是學生愛去溜達的地方,雨天沒有太多學生在這裡,倒是河裡的野鴨野鳥十分悠哉。 


我從北方植物公園走回頭,回旅社前去超市買明天早餐,至於晚餐因為想吃熱食,便買了一杯中東烤肉,回旅社用便當盒裝起來吃,不然最底下的很難挖,配熱茶和昨天喝一半的粉紅酒,明天又要上路,得把食物清一下。 

傍晚八點雨停,天還亮著,我便又出門在旅社附近晃晃,沒有雨傘的天空開闊多了。無意中走進一處自行車停車場,密密麻麻的雙層自行車,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慎入啊!

魚市場周邊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