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貢寮的前世今生


從龍洞灣到大堀澳,位在台北縣東北角的貢寮鄉擁有綿延長達30多公里的海岸線,沿岸奇岩嶙峋、灣岬相間,更有長達3公里的金黃沙灘海岸;而來自菲律賓的「黑潮」洋流也在東北角海域略過,溫暖激情、生命無限;另外,雪山山脈之北端也以貢寮鄉為起點,蒼巒疊翠、群嶺起伏。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與觀光資源,使貢寮鄉成為許多人登山、健行、攀岩、垂釣、浮潛、戲水......的天堂。

貢寮鄉境內的「三貂角」是台灣島在經緯線裡的最東端(東經119度59分54秒、北緯25度30分37秒),一個酷似鷹頭的大灣從貢寮的福隆到宜蘭的石城突出於太平洋間,「三貂角」正是鷹嘴的部分。十七世紀(1626年),當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船艦航抵台灣東北角海域,準備進佔北台灣時,以聖徒之名「San Diego」為這突出的海岬命名,從此,以台語發音的「三貂角」便成了這鷹嘴的名字;而當時住在這裡的平埔族人―凱達格蘭族―的社群也被稱為「三貂社」。

據傳,三貂社的祖先來自海洋彼端一個叫做「Sanasai」的地方,某日乘船出海捕魚卻遇上颱風,其中兩艘船在海面上漂泊之後來到台灣東北角上了岸,他們將此地命名為「Kivanowan」,從此在這裡紮了根,並向周遭地區遷移,有了「凱達格蘭族」。當時的「Kivanowan」有四個部落:南仔吝社(在今瑞芳鎮「南雅」)、遠望坑社(在今「草嶺古道」入口)、福隆社(在今「福隆國小」一帶)、舊社(在今「龍門」村),其中位在「雙溪」出海口的「舊社」居民在清道光年間遷徙至「新社」,也就是今天的貢寮雙玉村,至今仍有三貂社的後裔居住於此,而位於今天核四廠工地內也仍留有凱達格蘭族的古墓。

今天「Kivanowan」一詞已幾乎被遺忘,只留洋人所指的「San Diego」──三貂角,或稱「山朝」、「三朝」;但「貢寮」一詞卻也是來自凱達格蘭族語「kona」,所指的是「為捕捉野獸而設的陷阱」,後來漢人將為了等候捕捉野獸而在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稱為「摃仔寮」,演變成今天所稱的「貢寮」。

清乾隆年間(1773~1795年),來自大陸福建漳州的吳沙駐足在澳底一帶,將漢人與原住民的物資互相交易而致富。他為人極具俠義精神,凡是前來投靠他的漢人都會發給「米一斗、斧一柄」,讓他們入山採樵抽籐維生,久而久之,聚集在三貂角地區的漢人越來越多,吳沙順理成章地成為這些漢人的領袖,接著以貢寮為根據地,南下對蘭陽平原進行開發。嘉慶3年(1798年)病逝於蘭陽平原的吳沙,子孫依照遺囑,將其葬在貢寮的石碇溪畔。

清朝與日本之間的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於隔年1895年5月29日,由能久親王-北白川宮-統率,選擇兵力較弱的鹽寮、澳底一帶登陸台灣,緊接著陸續將台灣各地征服,離去前並在海邊設立一座木製「日軍登陸澳底紀念碑」,於隔年(1896年)4月重新以花崗石打造,上半部並以得自清軍的砲彈來鑄造,成為「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今天,這座紀錄台灣歷史屈辱的石碑早已被毀壞,取而代之的是「鹽寮抗日紀念碑」,以紀念在日軍登陸鹽寮時所受害的台灣同胞。

貢寮,寂靜地駐守在台灣島的東北角海岸,卻經歷了一段段不平靜的歷史,凱達格蘭人、西班牙人、漢人、日本人,都選擇他作為登陸台灣歷史的起點。這個長期以來曾被政府忽略的角落,卻因「海洋音樂祭」而獲得重生,並準備以他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源向國際發聲;然而,近幾年因為音樂祭改由政府接手委辦而逐漸變調,又加上核四廠即將啟用的抗議聲不斷,使美麗的貢寮海岸再度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