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鐵馬影展座談:都更影像記憶紋理

(攝影:蕭立峻)

在參加這場座談之前,我一直以為是要以自身的影像(或藝術行動)經驗談對於社會議題的參與,所以準備了「八里浮生錄」的預告短片和我的部落格內容(我發現裡面最近20篇左右都跟社會議題相關),後來發現與談人只有我使用多媒體放映,就只先放了短片,想說其他談了之後看著辦。接著聽到王老師的首先發言,我發覺跟我準備的方向似乎不太一樣,也不是我想談的,於是我從影像記錄經驗談到對城市發展的看法,現在歸納一下我談的幾個重點,可能有所疏漏,也加點補充: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828 藝文界發聲「勿讓大橋斷夕陽」記者會


藝文界發聲「勿讓大橋斷夕陽」記者會
「淡水河口兩岸與夕照」應立即指定為文化資產

時間:2013/8/28(星期三)上午十點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3貴賓室

流程:先以一首淡水詩人--隱匿--的詩與藝文界發聲作為開場
出席聲援的藝文人士:鴻鴻(知名詩人)、曾道雄(台灣歌劇之父)、莊華堂(歷史小說家)、謝東寧(劇場舞蹈導演)、楊俊(淡水藝術家)......等等

主辦單位:反淡橋護夕陽陣線、愛淡水陣線
協辦單位:田秋菫委員辦公室、鄭麗君委員辦公室、林淑芬委員辦公室

列席人員:田秋菫委員、鄭麗君委員
鴻鴻(藝文界代表)、趙家麟(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劉欣蓉(淡大建築系教授)
文化部文資局副局長粘振裕、新北市文化局文資科長曾繼田、新北市城鄉局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與文化局長面談「淡江夕照是否為文化景觀」


早在今天(8/14)的會面之前,就有人建議我「要跟文化局局長建立友善的互動關係」,所以我也不是故意不跟他「建立友善的互動關係」,只是他一開始講話的誠意就明顯不足,讓我很難跟他建立友善的互動關係;就好像看一場電影,只要看到片頭的誠意,就差不多知道這場電影好看不好看一樣,我心裡已經有底。

短短30分鐘,新科局長先為今天的會面進行「消毒」,開宗明義就說:今天的會面不是要誰說服誰,或是要達到什麼共識、給什麼承諾,也不是要來吵架的,只是聽聽看彼此的意見,但是意見有很多種,民眾各有各的聲音,他也不能只聽少數幾個人的意見。然後就問我們,是要他說的多,還是我們說的多,還是要一半一半。我立刻說要一半一半,以示公平(不過我心裡納悶著,如果是我說得多,他怎麼回答我的問題?如果是他說得多,那我怎麼充分表達我的看法?)。但是後來我發現,他應該是想要講得比較多,常常沒讓我講完就急著搶話。

然後我把今天來的目的說了一遍:一是為了「淡水河口與夕照先前被回文說不是文化景觀」一事;二是為了「淡水作為一座世界遺產城市的具體作為」這件事;三是要求文化局到地方招開公聽會處理以上兩件事,聽聽淡水居民的聲音。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大埔事件尚未結束,記錄718在凱道


原本,這天背著簡單行囊要去大埔秀春家住幾天的,一方面陪陪秀春,一方面要採訪灣寶有機社區,昨晚已經跟洪箱(的女兒)約好了。

早上,突然想起電腦有個資料應該帶走,臨時開機上了網,沒想到看到緊急消息,劉廝趁著颱風天、趁著大家要上凱道的時間,找來大批警力包圍大埔。

我轉貼了訊息後就急忙趕去凱道,看到幾個人還待在警力包圍的地方,有人拉著抗議布條,有人紅著眼睛,也有人正在笑鬧著。問了一下情況,有人告訴我,幾個自救會代表正在裡面跟馬寇談話。(後來證明是誤傳,因為馬寇根本不在裡面,大門還是緊閉的!)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大埔四戶緊急求援


發生在2010年6月的苗栗「大埔事件」,因為一部怪手闖進農田的畫面,曾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如今一晃眼過了三年,當時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8月曾對大埔24抗爭戶進行「劃地還農」、「原屋保留」的指示,並宣稱「已圓滿解決」;然而直至今日,仍有4戶尚未獲得保留,而且在近日即將面臨拆除,吳敦義的承諾已然跳票!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淡水河口及夕照人文景觀」提報文化資產


淡水河口及夕照人文景觀(文化局提報資料)
別名:淡江夕照、淡水暮色、海口嚥日、戌台夕照

依據:清朝文獻、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民國55年淡水鎮公所誌、早期多位台灣美術巨擘畫作、葉俊麟之「淡水暮色」一曲、今天眾多遊客來到淡水就是為了等待淡水夕陽!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誰需要淡江大橋?


爭議二十多年的「淡江大橋」於今日(6月19日)拍板定案,一堵遮擋淡水河口的龐然大物即將成形!

於1990年代提出興建計畫的「淡江大橋」,在1999年通過環評後,因為「無急迫性」及「經費問題」而停擺,卻在2010年因台北縣升格為直轄市而被重新啟動。接著在環保署陸續召開三次「環差會議」,於今年(2013)4月24日在新北市長及地方民意代表的強大壓力下,宣布「有條件」通過,而今天竟迅速在環評大會強行過關。藝文界與學術界曾於5月25日當天,藉淡水河邊舉辦「獻給母親河」藝文活動,呼籲政府不要輕易破壞自然生態與人文資產,為後代子孫保留人文精神,切勿成為歷史罪人!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獻給母親河,不要告別淡水夕陽」525活動



「獻給母親河,不要告別淡水夕陽」活動
藝文界與學術界聯合發聲,拒蓋淡江大橋

時間:2013年5月25日(週六)下午3-6點
地點:淡水河岸(老街大郵局旁,河邊馬偕登岸銅像再過去)
內容:藝文表演、學者發聲、街頭連署

發起:文化元年、愛淡水陣線
協力:鴻鴻、謝東寧、楊智明、余浩瑋、常磊、黃鏡丞、裴立農、林裕翔、曾小猴、施云

聲援:李敏勇(詩作)、隱匿(詩作)、朱頭皮+蕭福德+搖滾主耶穌樂團(演出)、羅思容(演出)、謝韻雅(演出)、王榆鈞(演出)、張心柔(演出)、常磊(演出)、阿人(演出)、黃鏡丞(演出)、曾道雄(歌劇家)、莊華堂(小說家)、王育麟(電影導演)、吳忠良(劇場導演)、崔愫欣(紀錄片導演)、胡永芬(策展人)、張勝雄(交通學者)、趙金勇(考古學者)、竹圍工作室、淡水文化基金會、淡水史工作室、碧潭吊橋守護聯盟.......等

活動影音:

拒蓋淡江大橋「獻給母親河」藝文活動(精采30分鐘)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莫讓淡水夕照成絕響,淡江大橋蓋不得!」連署


「莫讓淡水夕照成絕響,淡江大橋蓋不得!」連署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3042609163500

爭議已久的「淡江大橋」是否興建一案,今年(2013)4月24日的第三次環差會議在環保署過關,預計5月底或6月初送環評大會審查,通過的可能性極高,屆時淡水重要的文化景觀「淡水夕照」將成絕響!

「淡水夕照」自日本時代以來就是有名的「台灣八景」之一,多少文人雅士為她填詞歌詠、為她作畫訴衷,是淡水人引以為傲的天然景致、文化景觀,今天的觀光客也大多為她而來;不幸的是,今天卻在當地少數所謂「民代」的慫恿下,讓官方做出破壞這珍貴歷史人文資產的錯誤決定,讓現任官員將來要背負歷史罪名,藝文界與學術界決定一起站出來,阻止這悲劇的發生!

訴求:
1. 文化部應立即將「淡水夕照」指定為「文化景觀」,規範淡水河口兩岸之景觀限制。
2. 撤銷「淡江大橋」建設案,並做好淡水河口之環境生態與人文考古之調查,做好保護。

敬邀藝文界與學術界共同連署(請註明職稱),
也歡迎大眾與團體一起連署守護淡水夕陽~~

我想在5月底環評大會之前辦個河岸表演活動,如果有表演者可以提供支援,請與我聯繫~多謝~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告別淡水夕陽--淡江大橋蓋定了


往年淡水大道公生日這天總是出奇地豔陽高照,今年卻聽說下雨了,就在環保署對淡江大橋第三次環差會議宣布通過之後,大道公落淚了。

我的心揪著,說不出話來。打電話告訴學妹這事,她問我「淡江大橋」在哪裡?就在淡水河口,平常我們會去看夕陽的地方,以後會出現一堵橋,擋住了遼闊的淡水河口。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推動淡海二期計畫區為「農業生態發展區」向首長請命


邀請:
行政院長、內政部長、都委會審議委員、環保署長、環評委員、
文化部長、新北市文化局、經建會...(共寄送20-30封)
蒞臨指教「新市鎮,後現代場域」影像創作展
並推動淡海二期計畫區為「農業生態發展區」

您好~

冒昧邀請您撥冗蒞臨指教本人正在淡水程氏古厝展出的「新市鎮,後現代場域」影像創作展,了解淡海人文與生態現況,以及多位老居民的心聲,莫讓錯誤政策在這片土地上留下遺憾。

在淡水已經開發20年的「淡海新市鎮」,一期446公頃仍有85%的土地閒置率,已蓋樓房銷售率僅約6成,人口進駐率也只有10%,如此失敗的新市鎮計畫仍未解套,政府又於2012年啟動二期一區的635公頃土地開發案。而二期兩區土地共1168公頃,目前仍有四分之三是農林地,住民大多世居於此兩三百年,若遭開發,現有的人文、生態、歷史脈絡,將一併葬送在這個只為房地產利益的不義開發中。

也懇請您協助搶救淡海二期計畫區內的人文與生態資產,共同為守護文化資產而努力。目前據我所知的淡海二期深具文資價值的項目列舉如後,當然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敬請委聘文史專家做好區域內人文與生態資產調查,並推動淡海綠山地區成為「農業生態發展區」,作為大台北都會區的心靈修養所,也為越來越嚴重的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做好應變。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新市鎮,後現代場域」施云影像創作展


展出說明:

在淡水已經開發20年的「淡海新市鎮」,一期446公頃仍有85%的土地閒置率,已蓋樓房銷售率僅約6成,人口進駐率也只有10%,如此失敗的新市鎮計畫仍未解套,政府又於2012年啟動二期一區的635公頃土地開發案。

二期兩區土地共1168公頃,目前仍有四分之三是農林地,住民大多世居於此兩三百年,若遭開發,現有的人文、生態、歷史脈絡,將一併葬送在這個只為房地產利益的政商曖昧關係中。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全台灣各地,在已經高達19.3%的空屋率之下,依然不斷開發土地發展城鎮。台灣的「現代化」從上一世紀發展至今,到底造就了什麼樣的生活面貌?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留給農民回家的路--三則淡海反徵收故事


遠遠看到一個拿著柴枝的婆婆在土黃色的田埂上走著,灰壓壓的天空下,彷彿來到貴州的鄉間。我打算將機車先停在預定的盧家大厝前,然後走過去採訪她,沒想到她竟朝我走來,原來她正是盧家的媳婦。

據盧家子孫說:盧家祖先200多年前來自泉州同安,最先落腳在大加臘,今天的萬華南機場一帶,經商致富之後,也不知為了什麼原因,在100多年前搬來現在的洲子,蓋了一間三合院大厝,並在周圍一帶開墾好幾甲的田莊,也在海邊擁有一座大石滬,養活當時好幾十口盧家子孫,現在則是傳到第九代。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疼惜這片土地



自從大學念淡江開始,前前後後在淡水一共度過了11年的光景,不僅攝影在淡大攝影社學的,就連之後的紀錄片也是在淡水社區大學受教,淡水是我影像的啟蒙地,或許跟她的好山好水好田園有關吧?

2011年秋天,因為淡水的「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議題打得火熱,住在淡水的我,深刻感覺到淡水的發展已經到了讓我忍無可忍的地步,捷運站與老街的擁擠人潮、一座座令人壓迫感十足的大樓、一棟棟年代久遠的老房子日漸消失、河岸與海岸的日漸人工化,大學時代的淡水靜謐與單純早已不復存。我捫心自問:這是我想要居住的城市嗎?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反淡海新市鎮二期徵收地主連署

(海報製作:施云)

「反淡海二期徵收自救聯盟農民陣線」已於2012年12月27日在立法院招開記者會,向營建署遞交「反徵收、反開發、原貌保留」請願書,營建署已回函明確表示:「原土地所有權人若有於區段徵收後繼續耕作之意願,可以書面提出申請」、「區內建物若有原地保留之需求,經本署考量現況使用情形,將不排除原地保留之可能...」但回函中仍有多項不合理規定,許多不徵收條件依然嚴苛,明顯搶奪民財,而且並未同意停止開發,對於農民所提「公投」意願也沒有正面回應。

我們將於1月13日上午10點於水堆活動中心招開「反淡海二期徵收連署地主大會」解說回函內容並徵求地主最後連署,一起再向政府表達劃設「農業人文保留區」的訴求,請淡海二期1、2計畫區的地主踴躍參加,提出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