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次在馬公機場的美術聯展,我又啟程飛往澎湖。這次輕裝上路,除了一袋伴手禮,只帶了一件小行李,連相機袋都省了。原本是要買一台小相機取代我那台笨重「單眼」的,沒想到一時不查,遇上了網路詐騙,不但讓我損失了賺來不易的銀子,更糟糕的是,讓我對人性的信任跌到了谷底,好幾天都振作不起來,使得去澎湖的行程一延再延,後來終於決定暫時拋下那個負面情緒,即刻前往那個令我快樂的島嶼。
在機場遇到一位滿臉鬍渣的中年男子,他叫住了我,我看了他半天,心中才慢慢浮現一個名字,卻又不敢貿然相認,便讓他自己報上名來,果然,就是那位在馬公郊區開了一間知名懷舊餐廳的陳姓老闆。我們這一算,少說也有六年沒見了,他還能認得我,不是他眼力好,就是我保養得好啦(哈哈)!他的餐廳是許多旅遊團會帶去吃飯、參觀的地方,當然散客也不少,當地人也愛在那裡招待遠來的朋友。裡頭擺滿了許多台灣五零年代的流行小商品,例如:黑膠唱片、明星海報、鍋碗瓢盆、大同娃娃、掛在牆壁上的阿公腳踏車,就連使用的電話都是撥盤式的,一堆如假包換的真古董;菜單也全是復古味,一些早期的澎湖家常菜,例如:花菜乾、蘿蔔乾、鹹魚乾、鮮魚湯、澎湖六角絲瓜、叫不出名字的海螺肉......,許多在一般餐廳早被淘汰的菜色,在他這兒全都復活重生,叫好又叫座。
會認識陳老闆,其實並不是因為去他的餐廳吃飯,而是當年我們「澎湖藝術不結盟陣線」第二次要策展時,我們想找些新血加入,會找上他,是因為他的那家餐廳被他改頭換面得讓人徹底佩服。這原本是一家位在路邊的閩式老古厝,他跟屋主租用了之後,便以自己的巧思加上巧手,該挖的挖、該換的換、該貼的貼、該掛的掛,舉凡紅磚、彩瓷、酒瓶、破碗、陶甕、木輪、金屬......,全都成了這改裝古厝的新元素之一,每件東西都被安置得恰到好處,我們因此認定他是位「藝術家」,可惜老闆自己並不這麼想,堅持不願參展,倒是推薦了另一位玩雕塑的公務員給我們認識,後來他也成了我們這次展覽的名義召集人。
這位歐姓召集人也是位天才,許多人會認識他是因為他在馬公市區曾開了一家二樓的小茶館,他雖然不是該店的創始人,但那家店在澎湖小有名氣,幾度易主,最後終結在他手上。二樓茶館其實是個很有「feel」的地方,到處古色古香,還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島民情結,當年在澎湖算是個奇葩,可惜曲高和寡,最終還是關了門。後來他又與某知名藝人合開一家藝品店,沒幾年又結束營業,問他為什麼,他說是「玩夠了」!最後,他玩起了自己的房子,這幾年在海邊買了一塊上千坪的地,蓋了一間古董屋,旁邊還有一間船屋,靠海那邊則有一間沒屋頂的小空盒子,問女主人那是作什麼用的,她說是「給人問的」,但就是問不出答案。
歐大哥早期是以收集古董為嗜好,跟幾位當地人組了一個「懷舊學會」,在市郊以很便宜的價錢租了一間很漂亮的「老古(兩字都要加「石」字邊)石屋」當倉庫和聚會場所,有時會舉辦拍賣會,許多古董愛好者齊聚一堂,這盛況直到屋主把房子收回去而轉移陣地。正因為這樣的機緣,海邊古董屋裡最不缺的就是「古董」,門、窗、桌、椅、屏風、櫃子、床、掛飾......,無一不是古董,要不就是他親手作的「半成品」,我說它們是「半成品」絕沒有半點虧貶的意思,只是在說明它的「不完整性」罷了,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個性」!
說到「個性」,全澎湖最有「個性」,又最敢說敢做的人,我看是非「老謝」莫屬了!他在市區開了一家知名的小藝品店,一到旅遊旺季,裡頭總是塞滿了人,就算淡季,別人閒得在店裡納涼發呆,他的店也還是會有小貓兩三隻,讓我都很懷疑這些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他的店以「價廉物美」聞名,更重要的是,在此購物有一種「尋寶」的樂趣,而且就算空手出門,老闆也還是一聲「謝謝」,如果跟他搭上兩句,他更會和你滔滔不絕,再如果你虛心請益,他就更是傾囊相授了,這樣熱誠的人,我看是世間少有了;但他卻也是許多人心目中的頭痛人物,也正因為他的「熱誠」,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他「仗義執言」的個性讓許多苟且做事的人不安,也因此為自己樹敵不少。而澎湖這種小地方,流言就跟東北季風吹得一樣快,不知情的人就會以為他是個大壞蛋,歐大哥就曾說:「有人說老謝的脾氣很壞,可是我怎麼覺得他是我所見過的人當中,脾氣最好的一個,怎麼虧他,他都不會生氣,還會跟你玩。」此話一出,惹得我們一群人哄堂大笑,大家心知肚明,而老謝也搔著他的光頭跟著我們苦笑。
在這次展覽中,心直口快的老謝被我們封為「教父」,不只是因為他愛說教(大概他周遭的人都被他說過吧?),更因為他的藝術作品在澎湖至今無人能出其右,所使用的創作媒材包括:金、石、木、陶、畫......等等,早年以「精雕」起家,奠定了他的基本功,後來的手法卻是大革其命,以「粗獷」見稱,也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媒材,讓人很難將他歸類為哪一類的藝術家,甚至在「藝評」方面也獲國際藝評單位的認可,授予證書、擁有特權,這點卻是少為人知的。他的作品意涵淺白卻又深遠,常帶著「端正社會、教化人心」的意圖,就跟他經常苦口婆心勸人「真誠處世」一樣,而被說到痛處的人或單位,就常會對他恨得牙癢癢的!
其實,在澎湖有許多像這樣很懂得生活的人,他們以海島的天然環境、人文特色、社經條件,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生活美學與哲學,而且不問收穫、不問名利,只問耕耘、只問享受,不只是在藝術創作方面小有成績,也在例如水上運動方面自得其樂,而這些人,沒有一個是贊成「觀光賭場」這種傷風敗俗的資本主義社會殘渣進來的!所以啊......正所謂「物以類聚」,什麼樣的磁場吸引什麼樣的人進來,一旦博奕進駐澎湖,在這裡還找得到這些可愛的人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