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雲南行腳~麗江古城的流金歲月


抵達麗江的前兩個晚上,因為住在古城外的西南邊城區,也就是麗江客運站附近,第一天遊古城的時候,索性我就從西邊的山路進去,一路階梯走到獅子山上,還沒真正進古城前,已經先在高點把整個古城瀏覽了一遍。只見腳下一片黑色筒瓦海,一落接著一落,幾乎沒什麼空隙,也不知底下藏了多少人;而遠方一座大山橫臥,山頂全藏在雲海裡,左方近處則有一座小山,看它的形狀,肯定是「象山」了。



順著階梯我走進地面鋪有五花石的深色古城,幾個蹲在暗紅色大門前的男人正用手指推走著木製的大象棋,一位穿著深藍色傳統服飾的納西婦女迎面向我走來,更多的是沿路賣著各式手工藝品或制式紀念品的店鋪,也有躲在巷子裡的納西民宿,以及滿街喧嘩不已的男女遊客,尤其是到了名聞遐邇的「四方街」和「科貢坊」一帶,幾乎可以用「水洩不通」來形容它的擁擠程度,正好與橋下川流不息的玉河水成了反比。這樣的景況和氣氛,活像一個放大版的台北九份,那是一個讓我進去之後,就想趕快逃出來的地方,只因為人實在太多了!

麗江自古就是茶馬古道上的中轉站,大部分來自青藏高原的藏民,與來自雲南各地的白、漢、彝等族的馬幫,因互相無法適應對方的氣候,便在此將所帶來的物資做了交換,然後再各自回頭將所換得的茶、藥材、布料、毛皮、香料等等,回鄉進行交易,而住在麗江的納西人便以「馬店」作為兩方交易的場所,可以想見當時麗江所聚集的五路人馬該是如何繽紛有趣,這也造就了麗江的包容性格。那時候的麗江城店鋪與攤位也是五花八門,舉凡賣米、雞、鴨蛋、麻布、草鞋、馬鞍、打銅、製皮等等無一缺席,從現在的一些地名和橋名可見一些端倪,但現在的古城店鋪全依附了觀光旅遊業而設立,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古城到處販賣著納西文化,路邊看到的許願蓮花燈、許願風鈴、許願牌、放生魚、東巴祈福姓名鍊等等,都是近兩年才興起的新玩意,以傳統文化作為包裝,旅遊文化作為支柱,一件可以賣錢的商品就產生了,讓我不得不佩服納西人真是繼承了他們老祖宗的生意頭腦。

以商業起家的麗江,在大理國凋零之後,原本就勢可敵國的納西首領便趁機竄起,統一了滇西北各零星部落,後來順理成章地成為明朝的「土司」-也就是部落酋長-擔任地方知府,並為明朝鞏固邊垂、開疆闢土。明朝洪武年間,納西土司被皇帝賜姓「木」,便在獅子山下建造了一座仿北京紫禁城的官殿,儼然有雄霸一方之姿。

隨著明代的滅亡,木氏土司的威望也日薄西山。清初,流寇四竄、回民起義,連年的烽火將麗江古城摧毀殆盡,木府也不倖免;另一方面,清朝「改土歸流」,中央派流官到地方任知府(首長),而原本的土司降為「通判」,更讓木氏一蹶不振。從此,木府的輝煌成為昨日黃花,木氏委身在倖存的幾棟房舍之中;到了民國時期,僅存的幾間房舍又被充為學校、監獄所用。文革時期,唯一保存完整的漢白玉石牌坊,最後也以「破四舊」之名而轟然倒地,至此,納西古王國的歷史見證完全灰飛湮滅。今天所見的木府,不過是近代的亡羊補牢之作罷了。


漫步在麗江古城,錯綜複雜的街道,很容易讓人失去方向,幸好古城街角常有地圖與位置的標示牌,所以只要隨性往有趣的地方走去,通常也可以依照指示牌很快找回中心點──四方街;但是如果到了晚上,千萬不要往西南邊的暗巷走去,聽說一到晚上便危機四伏,不管你是外來客還是本地人,照劫不誤。

既然麗江是茶馬古道的轉運站,當然皮貨一定少不了,一般都是羊皮和牦牛皮,他們拿大塊皮來做成衣服、皮包等等,小塊皮就用來做成小玩意兒和小零錢包。麗江婦女所披的黑色披肩就是羊皮做的,上面還會縫上兩大、五小或七小的圓圈,俗稱「披星戴月」,因為兩個大圈分別代表日和月,小圈代表星辰,顯示納西婦女在過去肩負了如天的重負,是家裡的重心,但自從漢人以男性為主的封建思想傳入之後,納西婦女的地位便大不如從前了。

納西婦女的重心地位彰顯至今的族群,應該算是位在麗江北邊、與四川接壤的「摩梭人」了,那裡有名的「走婚」習俗還流傳至上一世紀。因為「走婚」,形成了女兒國,而他們正是納西族的一支。聽說「走婚」如今已不流行,現在和女兒國結了婚的男人大多留在世居的瀘沽湖畔,而現在那裡也成了收費高昂的觀光景區,入門票、住宿、游湖等等加起來,四、五百塊人民幣跑不掉,這花費相當於一個偏遠鄉下人家的一個月收入,看來中國的旅遊還真是有錢人的專利!

雖然麗江擁擠得讓我不想多作停留,但是每逛一次古城,便會發現一些沒走過的小巷和角落,以及有趣的店鋪和旅社,讓我對麗江開始有一些些著迷......

〈文、圖/Sophie Seeing〉
本文節錄自《雲南初探~走向滇西北》UDN電子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