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2025《荷比盧法低地3個月之旅》 博物館巡禮與幸運的住宿升級

本文圖片沒加註的都是阿姆斯特丹

4/29 w2_ Amsterdam+Haarlem, Netherlands 

昨晚八人女性房滿位,但那兩個很吵的黑人室友沒回來,早上沒有一堆吵鬧聲,但此起彼落的鬧鐘一樣把我吵醒,只是沒那麼早,我也差不多睡夠,躺在床上拉筋,但這裡的床長度大概只有180,我的腿一伸出去就抵到床框,床尾那頭是那位菲律賓人,讓我不好意思伸得太徹底。 

這旅社十點就得退房,我早早去寄放了行李,2歐,然後在旅社餐廳用餐,也訂這週末的旅社。原先看到一家很便宜的單人房,但評價不高,我必須再考慮一下,結果今天已經沒房了!後來一口氣訂了兩個城市共四晚的房間,至於那裡要玩什麼還沒規劃,但世界名城總要去看一下,搞定之後出門已經接近中午。


今天要用掉景點卡的最後一個點,去Moco當代美術館看展,這裡有多位當代世界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展館雖然不大,但還蠻值得看的。主場是一樓的Banksy,他是一位匿名的英國街頭畫家,主題以尖銳的社會批判與反戰聞名,作品常以塗鴉或模版噴畫的形式出現在世界各街頭,融合幽默與諷刺。

每當Banksy的新作品現身街頭,總引發媒體關注與民眾追逐,甚至有收藏家不惜將整面牆挖下帶走,這讓Banksy十分惱怒,讓人不禁思考藝術的價值究竟是拍賣會上的價格,還是它帶給人們的意義與思考。


Banksy最近最有名的創作大概就是2018年,他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自毀了一件原名為《氣球女孩/ Girl With Balloon》的成交作品,畫框在十多年前就暗藏了碎紙機,在作品成交那刻,整幅作品被拉下攪碎,令在場所有人大為震驚,連拍賣所都不知情。 

但因為中途卡紙而只碎了一半,被蘇富比重新定名為《垃圾桶中的愛/ Love is in the Bin》,並宣稱這是藝術史上第一件在拍賣會現場誕生的作品。後來這件作品在2021年再次拍賣,最後以1858萬英鎊成交,創下他的作品記錄,原先的行動藝術又被成功炒作成一件昂貴的新作,不知Banksy本人能否預料到?


原作《氣球女孩》在Moco也有展出,它一共發行了好幾百張簽名版、不簽名版、作者認證彩色版等,Banksy原先希望藝術能平易近人,最初以幾百英鎊的價格在各場合(甚至擺路邊攤)與網路上賣出,其他版畫作品也是如此。

但隨著Banksy的聲名大噪,這些限量版畫卻在拍賣會上以好幾百倍的價格被收藏再轉賣,這讓曾經公開批評過藝術拍賣機制的Banksy陷入自我矛盾,其中便有作品直接寫下「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 我不敢相信你們這些笨蛋竟買了這坨屎」,很具他本人風格。


看完有點燒腦的當代藝術,到附近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這一帶有多座重量級藝術廳館,包括:國家博物館、梵谷博物館、市立博物館、皇家音樂廳等等,鄰近的草皮就叫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

國家博物館成立於拿破崙統治時期的1800年,原先設立在當時的首都--海牙,後來巴達維亞共和國改制為荷蘭王國,首都遷到阿姆斯特丹,博物館也跟著改到新首都,設置在水壩廣場王宮內,當時稱為「皇家博物館」,此時才開始典藏了林布蘭的《夜巡》。尼德蘭王國建立後,王宮內的博物館被遷出,曾經落腳在多處,後來決定蓋新場館來收藏並研究這些越來越多的藝術品。


融合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元素的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於1885年開幕,其中包括藝術史圖書館。Rijksmuseum很特別的地方是建築中間留了一條拱廊式通道,設計者Pierre Cuypers的構想是,這棟建築同時扮演古城通往西南新興區的門戶,所以希望市民可以穿越它,而不是為它繞行,後來便成為行人與自行車的通道。

2013年博物館進行整修時,曾有提案要禁止自行車通行,但被市民抗議,所以又保留了下來。我是認為會與行人交錯的自行車道應該要限制一下速度,時速15-20公里,並應禮讓行人,這國家的單車騎士實在太過橫衝直撞了,我無法欣賞這樣的文化。


這城市有很多跟梵谷有關的場館,他終究是荷蘭人,雖然是在法國才畫下大量作品。我雖然也喜歡他的作品,但梵谷博物館的票價跟Rijksmuseum一樣都賣很貴,而且即使「全包票/ All-Inclusive Pass」也沒包含在內,這現象也很諷刺,梵谷生前經濟拮据到需要他弟救助,結果現在那麼多人拿他的作品斂財,我如果是他會死第二遍。

在博物館廣場我吃了點東西,看到很多人吃超市餐,才發現附近有超市,又去買點吃的,曬太陽曬得很舒服,算是告別阿姆斯特丹的方式。坐了一個多鐘頭,再不走會太晚到下一站了。回程路過一個市集街,買了一個梵谷購物袋4歐,剛才在Moco看到Banksy的購物袋就有點想買了,但12歐實在花不下去,正好路邊遇到梵谷購物袋,沒看他的展,買個紀念品也好。


離開旅社已經快五點,剛好附近就有公車站可以直接到下一站Haarlem,車程大約半小時,每15分鐘就有一班公車,這是當時訂這家旅社時沒注意到的好運。Haarlem就是紐約哈林區(Harlem)的原名,17世紀是荷蘭的殖民地,曼哈頓島上住了近萬個荷蘭人,當時叫Nieuw Amsterdam/新阿姆斯特丹,後來被英國奪走,改以約克公爵之名稱為New York。

在公車上寫遊記,寫完赫然發現快到站了,便按下停車鈴,下了車才發現提早一站下車,還好只差三百公尺,但顯然還未進入市區,沿路都是大馬路,走得有點無聊。找到古城外圍的旅社,客廳坐了不少白人,看起來都有點年紀,這裡的房間有宿舍房也有套房,他們比較像是住套房的人。

Haarlem

我跟櫃台報到,問他有沒有女生房的下舖,雖然我訂的是混合房,但或許問問有機會。櫃檯帥哥查了一下電腦說,女性房有一個床位,但是在上鋪,如果要下舖,14人的混合房才有。我一聽到14人就嚇到,那還是女性房好了,那是八人間,應該比十幾個人好。

帥哥帶我去房間,在廚房旁邊,我進去後發現他給我的床有人使用,而且上鋪很高,樓梯很難爬,我便回到櫃檯,跟他說明情況,另一張看起來沒人睡的下舖剛好房客來了,所以女性房今晚客滿。我以為我只能去住14人混合房了,沒想到帥哥居然給我另一個選擇,說今晚可以讓我住單人房,明天再幫我換到女性房,或許有機會可以睡下舖,不然就是去住混合房。

Haarlem

我聽了有點難以置信,住單人房不用再加價嗎?我跟他確認,他說不用,我心裡真是開心啊!好喔,今晚先住單人房,明天再看著辦。他又帶我到二樓的單人房,裡面有浴室,廁所在外頭。房間整體看起來很不錯,而且還是雙人床,我真是太開心了!查了一下價錢,原價120左右,三倍價,彷彿經濟艙被升級到商務艙,我今天運氣也太好了!看一下鏡子裏的自己,可能我今天的服裝配色很好,連騎自行車的路人都跟我打招呼,哈!

在房內洗了幾件衣服,剛好今晚也想洗頭,不用怕吵到人了。傍晚出門去買食物,順便附近逛一下,看到運河邊停靠的那些船隻,就知這裡根本是有錢人住的地方。附近超市不是平日買的連鎖店,多了好多我想買的食物,試了一盒沒吃過的微波餐,波菜薯泥和肉丸子,也買了平常不買的食物,慶祝一下今晚不必忍受無禮室友的騷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