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多留了一天,今天要再來好好探索這座山城,領略摩爾人在這裡留下的近八百年文化,我想就從午餐開始吧!找到附近一家評價不錯的摩洛哥餐廳,價錢在20歐以內,但這裡的餐廳普遍要到下午一點才營業,甚至一點半,這樣剛好跟葡萄牙同步。
摩爾人-- Moro/Moors指的就是曾經統治伊比利半島的穆斯林,包含北非原住民和阿拉伯人,尤其只隔著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的摩洛哥,更是比羅馬人還早的腓尼基時代就與伊比利半島息息相關,所以南部安達魯西亞人大多混和了非洲人的血液。而安達盧西亞的稱呼也是來自阿拉伯語Al-Andalus,據說指的是更早前住在這裡的伊比利部落,也可能指曾經統治過這裡的西哥德人。
自從西元711年,摩爾人來到伊比利半島之後,就與北方的基督徒在這裡相抗衡了將近800年,在這裡留下深遠的影響,造就了今天安達魯西亞地區的特殊人文景觀與文化資產。他們最早建都於Cordoba,曾創造出足以媲美東羅馬君士坦丁堡的輝煌文明。
服務生來問候,我直接問她,她便介紹了非洲小米couscous給我,好喔,但是我看價錢有點貴,她說菜單上是一大盤,可以幫我做一人份的,12歐,好喔,雞肉口味來一份。再來飲料,本來要喝咖啡,菜單上沒找到,倒是看到茶,她問我要不要喝摩洛哥茶,好喔,嚐嚐看,還問我要不要加糖,我平常是不愛糖的,但如果摩洛哥茶傳統要加糖,那就加吧,但不要太多。
這家餐廳的女服務生很熱情,我問她wifi密碼時,她給了我一個打舌音很重的字,我一聽就嚇到了,立刻笑著跟她說聽不懂,麻煩您直接幫我按吧!我連法語的r都唸不出來了,西班牙語我更沒辦法。幸好西語的問候語和道謝都很容易學,懂這兩個字就可以走遍所有西語國家了。
女服務生先把茶送來給我,原來是薄荷茶,但裡頭還見到其他葉子,像是茶葉,喝起來超甜,我喝了半杯受不了,請她幫我再加點熱水,沖淡一些,這下好多了,我知道穆斯林的甜點都好甜。
等了一陣子,我的couscous送來了,此時隔壁坐了一對講英語的中年男女,我們都對服務生送來的那一大盤彩繪得非常華麗的瓷器感到驚喜,彼此相視而笑。盤子放在我的桌上後,服務生將上面的圓錐蓋拿走,我們看到裡面的份量又吃一驚,我跟隔壁說,我點的是一人份,他們眼睛睜得大大的,彼此又笑。非洲小米撒了花生粉還加糖,雞肉和菜是鹹的,整盤又是甜又是鹹,很神奇的味道。
後來隔壁桌的餐也送來了,他們點了很多食物,那盤couscous的圓錐蓋子沒有被馬上拿走,大概是為了保溫。這個蓋子在烹煮時有一個作用,就是凝聚食物裡的水蒸氣之後,讓水滑落回食物裡繼續循環烹煮,可以在乾旱的地方珍惜水資源,這造型特殊的鍋子有個名稱叫tajine,是北非菜的特色。我跟隔壁桌客人有了前面的交流之後,我拜託他們讓我拍tajine,他們友善地答應了。後面又來了其他桌客人,也是講英語的,看來這餐廳很容易吸引外國觀光客來用餐呢!
新橋與新城區 |
吃完摩納哥午餐之後,我又走到新橋,想過橋去看看田園風光和舊城區。美麗的Ronda以建於1793年的新橋(Puente Nuevo)為界,分成新舊兩個城區,橋下是Guadalevín河切出的深邃縱谷,過了新橋就是舊城區,這裡有摩爾人留下的許多遺跡。
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大概是羅馬橋(Puente Romano),也稱Puente San Miguel,後來由於橋面太窄不敷使用,又在附近蓋了阿拉伯橋(Puente Árabe),又稱舊橋(Puente Viejo),它們附近有一座阿拉伯浴場。
羅馬橋 |
在摩爾人統治時期,各路人馬前往Ronda就是從這兩座橋進城,進城前先在浴場內梳洗一番,然後從東邊城門Puerte de la Cijara進到建在縱谷之上的Ronda城,這山城被城牆包圍,由於居高臨下,若來者不善,很容易就被發現。
阿拉伯橋/舊橋 |
被天主教徒征服之後,城內的清真寺被改成教堂,一棟建於14世紀的摩爾宮殿Mondragon Palace也被加以改建,而摩爾人留下的取水道入口則在18世紀被建了豪宅和花園,就取名為摩爾王之家Casa del Rey Moro,讓人誤以為它曾是摩爾王的宮殿,其實只有取水道是摩爾時代建的。而舊城門於1742年倒塌,便在附近建了新城門,也就是Arco de Felipe V,它直接通向舊橋,成為新橋被建立之前的主要通道。
這條長達60公尺的取水道真的讓人歎為觀止,20年前我去探索過一次,印象非常深刻,狹窄迂迴濕滑,感覺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滑進Guadalevín河中。據說這條在岩石中挖鑿出來的通道,是摩爾人當時抓了天主教徒當奴隸的血汗成果,在風雨飄搖的14世紀,免去了出城取水的危機,而走下這231個臺階去取水的人當然還是奴隸。通道底下30公尺處還有一座堅實的堡壘,作為保護水源和城市的防禦,而通道也可以用來緊急逃逸,走水路出城。
今日的隆達舊城被一條不小的馬路切成兩塊,這條馬路直接通往新橋,進入新城區。我隨意晃了一下舊城之後,就回頭又過了新橋,然後去鬥牛場旁的觀景台,這裡非常多人,似乎旅客喜歡新城區勝於舊城區,而新橋絕對是大家的最愛。
隆達鬥牛場(Plaza de Toros de Ronda)完成於1785年,鬥牛場地本身算是西班牙最大的,雖然現在很少在這裡舉行鬥牛表演了,但隆達在西班牙鬥牛史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隨著「動物權」的意識抬頭,殘忍血腥的鬥牛活動也受到越來越多人質疑與鄙棄,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哥雅(Goya,1746-1828)畫作中的鬥牛場面會成為歷史,他畫有數量驚人的鬥牛表演,但似乎不同時期的創作對這項具有爭議的活動有不同看法。而今年(2024)的Feria de Pedro Romero活動,也因為隆達鬥牛場的整修而取消,未來是否繼續舉辦或轉型,可能會有變數。
在夕陽西下之前,我又跑了一趟昨晚去過的昆卡觀景台(Mirador De Cuenca),它在新城區這邊的縱谷上方,可以遙望摩爾王之家底下的取水道出口,也可以看到另一面的新橋峽谷景觀,接著我就要跟隆達說再見了。
原訂下個行程要到另一個沒去過的安達魯西亞白色小鎮看看,但看了幾篇網路介紹之後,我覺得Ronda已經遠遠勝過她們,或者該說,Ronda的粗獷與甜美已經同時滿足了我,加上交通不便,不是需要轉車,就是公車站離舊城很遠,另一個原因是行程緊湊,最後決定放棄,轉往地中海出口的古老港都Cadiz看看,還沒去過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