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2025《荷比盧法低地3個月之旅》 跳躍於盧森堡低城區與城內音樂會

Grund 低城區

6/14 w6_Luxembourg 

最近幾天的天氣又悶又熱,房間內的風景雖好,但無法開窗實在熱到受不了,我只好將房門打開透氣,我就睡在靠房門這一床,有我看守著沒問題。結果一位講西語的年輕女孩進來後,把門一丟,蹦一聲關起來,我嚇得立刻大喊,拜託好嗎!她道歉後沒人敢再大聲關門。 

昨天下午一位室友回來,我跟她解釋打開房門的原因,她也說很熱,後來我出門時,決定去跟櫃檯借鑰匙,本來很不想去,因為換房間的事已經打擾過他們一次,若再為太熱的事去找他們,我怕被認為我很難搞。但我實在熱到受不了,也覺得其他室友大概不會有人這麼勤快,所以見櫃檯是另一位沒看過的先生,我就決定去跟他借鑰匙,他二話不說就給我了,只說用完要還,那當然! 

阿爾澤特河(Uelzecht / Alzette)和Bock懸崖上的碉堡

我又跑回房間開窗,但解鎖竟沒有以為中容易,我跟室友兩人搞半天才終於搞定,差點要再跑去櫃檯求救。打開窗戶的那一剎那,整個人舒服起來,拜託別再鎖了!晚上也開著窗戶睡覺,窗簾展開一半遮光,夜晚不再感到那麼悶熱了。加上今天中午來了一場大雨,我正在房裡研究後面行程和吃泡麵,房裡沒其他人,那場大雨真讓我感到舒爽暢快啊!但後來雨水潑進來,只好還是把窗戶暫時關閉。 

這房間我越住越喜歡,除了窗外美景,還有窗子打開後都讓我感到精神愉快之外,靠窗下鋪的前室友今天退房了,我趕緊換床到那一床,不然靠門的床位很容易被打擾。也因為越住越舒服,加上下站行程要晚一天才有空房,所以我就加訂了一晚這裡的房間,幸好還有床位。

Grund區的碉堡和上方的Bock懸崖

下一站進入法國,找到一間帶廚房的平價套房,可惜只能訂三晚。接下來只剩三週就要回台,我已經沒力氣再玩了,看哪裡還找得到平價帶廚房的套房就往哪裡去吧! 

這家盧森堡青旅因為沒有廚房,只有餐廳一個微波爐可以加熱,連冰箱也沒有,所以晚餐都要當天買,加上旅社附近沒超市,所以這幾天都是出門逛完之後,趕在超市關門前先去買晚餐,沒逛完再繼續逛,餓了再吃東西,或是吃漢堡等平價餐廳,再或者帶回來加熱吃,有時就買個泡麵或餅乾,下午餓了就先墊墊肚子再說。所以接下來的住宿,我還是希望找到有廚房的房間,歐洲餐廳實在太貴了,要省錢就是要自己煮。 

Neimënster/ Neumünster修道院

昨天下午四點多去逛Neimënster/ Neumünster修道院那一區,那片河谷叫做Grund,阿爾澤特河(Uelzecht / Alzette)在這裡做了一個大曲流,形成這河谷腹地,Pétrusse河就從這曲流的西南角注入。Neimënster修道院最初建於17世紀,原本在東邊高地上有座老明斯特修道院,16世紀中毀壞後,院士們又在Grund建了這座新修道院。

Neimënster修道院歷經戰火與擴建後,拿破崙佔領時期將修道院世俗化,曾經作為監獄和兵營,後來也曾作為孤兒院。普魯士駐軍時期,這座修道院又成為軍醫院,普軍離開後,這裡再度成為監獄,後來的納粹也用它來關反叛者。1994年,修道院進行了修復,10年後再度開放,現在成為聚會場所和文化中心,經常舉辦音樂會、展覽和研討會等,平時可以參觀內院。

城堡內的 Église Saint-Michel 在右側

盧森堡一直是天主教之地,境內最早的修道院是建於7世紀的Abbey of Echternach,在盧森堡市中心約35公里外的東北方,現在仍是盧森堡境內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場所。而城堡內最早的教堂是初建於987年的Église Saint-Michel,就位在Bock懸崖上方不遠,可算是城堡入口之一,後來因毀損而重建於1688年,融合羅馬式、哥德式與巴洛克風格。

1890年,盧森堡與尼德蘭王室因繼承規定而分道揚鑣,拿騷家族(Nassau)在普魯士的遠親--阿道夫(Adolph Wilhelm Carl August Friedrich,1817-1905)成為盧森堡第一位非尼德蘭國王的大公。阿道夫跟尼德蘭王室一樣都是新教徒,後來他兒子娶了天主教徒王妃,盧森堡王室的宗教信仰才漸漸與民間一致。

Grund 區的城牆

Grund區的阿爾澤特河左岸靠城堡這側山壁有城牆和碉堡,從上方觀景台走下來,一路十分有探索的樂趣,而且完全免費。盧森堡雖然消費高,但這裡許多公共設施都是免費,也到處有觀景台和座椅,公廁也很容易找到,通通免費!

一個真正富裕的國家就該做到這樣,古蹟就是公園,市民有如廁權,大眾交通免費搭乘權,網路免費使用權,這些在別的國家要花的錢省下來,住在盧森堡好像也沒比較貴,何況青旅價錢甚至比荷蘭便宜。


Grund區河右岸的修道院這邊很寧靜,有很多花園綠地,上方有座大建築,地圖沒標示名稱,沒有圍欄,我誤闖進去,看到人就笑,後來才發現這裡都是老人,可能是養老院,到處是樹林綠地,這樣的養老院根本是天堂!過了馬路到前面觀景台可以見到對岸的盧森堡市,視野極佳,很少人走到這裡,這區塊也有很多被拆一半的防禦工事。 

河左岸南側有座電梯,這一帶有酒吧和餐廳,假日人不少。電梯是通往上方城堡內,要先走一段長長的隧道,牆壁是藝廊,電梯旁有公廁,我是經過第二次才知道的。上了電梯之後又看到鋼琴和廁所了,這裡有另一座電梯通往底下另一邊,不確定去哪裡。出了電梯就是法院,旁邊有碉堡和觀景台,就是在Neimënster修道院上方看到的左半邊。若不搭法院電梯也可以走之字型斜坡上來,沿途景觀也很好。

上方左側是盧森堡法院區

這兩天週末,不僅酒吧很熱鬧,街頭音樂會更是擠滿人潮,各型音樂各據一角,市民遊客各取所好,通通免費參與!昨晚我買了晚餐坐在兵器廣場旁的座椅上吃,這裡演奏拉丁音樂,這時才發現,看起來有點拘謹的盧森堡人,一碰到拉丁音樂也瞬間搖擺起來。 

今天傍晚,我則是坐在威廉二世廣場(Place Guillaume II - Knuedler)上聽古典交響樂,指揮兼主持人用法語介紹節目內容,其中一曲我聽到中國和蝴蝶兩個字,演奏的是梁祝電影配樂,一位華人面孔的女音樂家彈奏古箏,讓我有點感到國族身份錯亂,但台灣就是承襲華漢文化啊!不然漢字、台語哪裡來? 


今天稍早走Pfaffenthal電梯時,也遇到一位高手正在彈琴,遠遠就聽到很厲害的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走近一看,竟是一位年約15歲的小朋友彈的,真是太厲害了!我駐足聽他彈完才離開,接著又有另一位中年先生坐到鋼琴前,彈起抒情音樂,假日真是高手如雲啊! 

今天搭Pfaffenthal電梯是為了去超市買點吃的,搜尋地圖之後,才發現最近的超市在電梯上方的新市鎮--Limpertsberg,這區以前是森林和墓園,也有小教堂,在普魯士撤軍之後,盧森堡市漸漸向外擴展,這裡才蓋起了住宅和學術機構,設立於2003年的盧森堡大學部分校區就在這裡。


從電梯到新市鎮之間有座大公園,我買了食物到這公園裡吃,假日很多人在這裡閒晃和野餐。公園裡還有一場散落各處的展覽,主題是關於植物,我隨意看了一些,剛才在下城區也有看到同主題的展覽。離開Limpertsberg之後,我從西側進入市中心的上城區(Ville Haute),這裡有法國知名百貨公司--拉法葉(Galeries Lafayette)。

在市中心欣賞完一個半小時的音樂會之後,我又去漢堡王吃點東西,旁邊也有間麥當勞,但我上次要進去借廁所被保全攔下來,所以我就故意走進旁邊的漢堡王消費。其實附近市政府側面就有一間開到9點半的免費公廁,有專人打掃得很乾淨,我只是以為這裡借廁所應該沒問題,才就近試試看,沒想到一下子就被黑人保全攔下來,也太小題大做!


晚上從法院前面的風景廊道沿著舊城牆走回旅社,途中遇到一群青少年,因為我不確定轉彎之後的路是否能通,就順便問他們一下,發現這些年輕人個個都好友善,見到我這個講英語的外國人跟他們問路似乎有點興奮。又讓我想起20幾年前幫助過我的天使,她也是好有教養,連她的朋友讚美她很會說法語,她也客氣地說,我只是說我的語言而已。

盧森堡有三種官方語言,除了盧森堡語之外,還有法語和德語,雖然盧森堡語是他們的日常用語,但官方文件、佈告是使用法文,所以這裡的人很習慣用法語跟外國人溝通,當然英語也完全沒問題。 


這兩天又上上下下走了很多路,盧森堡地形就是如此,其實有些路段也可以搭免費公車,但走路有踏實感,而且我喜歡沿路看,多走個一兩回,路就熟了,空間感就出來了,不然從地圖上很難知道怎麼走才不會又上又下。 

這個城市逛越多就越喜愛,到處都可以坐下來休息、觀景,適合我這個愛走路看風景的人。不過晚上回到旅社就累壞了,遇到洗澡得排隊就更無力了!還有半夜整層樓一堆年輕人吵翻天,週末夜住青旅真是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