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客庄竹田~地圖上找不到的「六堆」地名


所謂的「六堆」一詞來自「六隊」,是屏東平原的客家人,當年為了抵抗朱一貴的福佬(河洛、閩南)民兵,而組成的6支隊伍。當時,各地客家庄青壯年一輩為了捍衛家鄉,挺身而出,組成6支營隊和1支巡查營,後來成功打敗敵人,這6支營隊便沿襲下來,並且改稱「六堆」,包括:中堆——竹田、先鋒堆——萬巒、後堆——內埔、前堆——麟洛與長治、左堆——佳冬與新埤、右堆——美濃與高樹以及六龜和杉林的部分村莊,囊括屏東與高雄兩縣。「六堆」於是成為現今南台灣客家人的代名詞。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客庄竹田~老街記憶的永恆與消失


屏東竹田鄉尚有幾條小規模的「老街」,靜靜地守在他們各自的角落。老街上的房子不是老舊不堪,就是已被整建成新樓房,很少有像美崙村的「永記棧」這樣,以仿古的方式整修完善的,而且是內外皆古。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客庄竹田~美崙兩廣醒獅團


客家人的原鄉之一——廣東,時興在過年、過節時來一段「舞獅」,除了可以熱鬧氣氛,也可藉此向地方富豪募款,所以「見紅」是舞獅的最終目的,有避邪、祈福的意義,而前奏「採青」則是舞獅的最高潮。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客庄竹田~攝影前輩李秀雲



台灣早年有許多優秀的業餘攝影家,熱愛鄉土,熱愛攝影,為20世紀初、中期的台灣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成為當年民眾生活、社會現象的永久性見證。其中,1919年生於屏東竹田鄉頭崙村的李秀雲,即留下不少精采的攝影作品。

李秀雲是典型的客庄農家子弟,年少時,為了日後能過更好的生活,農閒之餘仍不忘讀書,1939年畢業於屏東農校農藝科。就讀高農時,李秀雲對快報上的圖片開始產生興趣,曾向同學借過相機來把玩,並從日文雜誌自行摸索攝影和暗房技巧,從此和攝影結下不解之緣。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客庄竹田~客家粄阿婆的故事


漢族是吃米的民族,除了吃米飯,也會將米磨成粉漿,製成各種「粄」,也就是福佬人所說的「粿」,這其中的變化日新月異,因地取材,衍生出今天的各類客家粄。傳統上,不同的「粄」有使用時間上的差別,有些是日常家用,有些則是特定節日才能享用,但現代人比較沒有禁忌,只要喜歡,隨時都可以做或買來吃,甜的、鹹的,都讓人垂涎。

屏東竹田有位出生於日本昭和4年(1929年)的客家粄專家——賴李滿妹阿婆,雖然年屆八十,卻依然手腳俐落,打起粄來,比年輕人還有力道,說起她坎坷的身世,卻有如過眼雲煙。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傳統客家女性所散發出的刻苦持家的美德。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客庄竹田~竹屋的哀愁與美麗

 
早期的屏東竹田鄉到處都是竹子,在居民生活還普遍窮困的年代,沒錢買磚蓋屋,於是就地取材,蓋了一間間用莿竹所組成的竹屋。因為整間竹屋不用一根釘子,接縫全用鑿與穿的技術,於是又名「穿鑿屋」,福佬話叫做「刺厝」。竹田地區在竹田村和頭崙村還各保留了一間,很可惜,屋主都有意將之拆除。
「穿鑿屋」先選用較粗、較直的莿竹作為柱和椽,經過精密測量之後,以剖成長條型的竹片編成十字型交疊的牆面,再以「穿、鑿」的方式,一片片和柱子接在一起,等整間屋子都組合好了,就在竹網的兩面塗上泥灰,用來擋風雨。屋頂也是先以竹片蓋上,再鋪上一層茅草或甘蔗葉,一間簡易的竹屋大約一週就可以完成。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客庄竹田~賽鴿迴旋曲未央



成群飛翔的鴿子快速繞行鴿舍,一圈又一圈,鴿主揮舞著旗幟,阻絕鴿子飛回巢,一、兩個小時後,粉鳥們累了、餓了,一隻隻回籠,噗哧噗哧地拍打著翅膀,咕嚕咕嚕地吵個不停,整個鴿舍鬧成一團,好不熱鬧!
即使不養鴿、不賽鴿,也很難不注意到,屏東竹田的鴿舍四處林立,藍的、白的、五顏六色的,有的架設在大樓屋頂上,有的聳立在田園間;大的、小的,一個鴿舍住了十幾到幾十隻不等的鴿子,每天成群結隊在主人的放飛下繞行於天空中。這些看似天真的鴿子大多身負使命,利用牠們天生的歸巢性,一生至少會參加一次競賽,與上萬隻粉鳥一起從百多公里以外的海洋上空,競飛回巢,這樣的遊戲,已經在台灣上演將近一個世紀了。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客庄竹田~鑽洞取水探地底



大部分時候,如果看到地面有水汩汩流出,大概會認為是地下水管破裂,心急地想找自來水公司來修,或是趕緊找到水源開關,動手將它關掉,以免浪費水資源;但是,如果夏天你在屏東竹田鄉看到水自己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景象,可先別急著喊浪費,因為這正是竹田特有的「自湧泉」,也是當地人自豪的正港「自來水」。
屏東平原是個砂礫滿布的沖積扇平原,來自中央山脈南端的水,分成多條主流與支流,像擴散的樹枝般,四處流竄於平原的地表與地底。到了竹田鄉,多條溪流與伏流(地底下流動的水)交匯,三層厚厚的「含水層」,讓地下的水暢行無礙,直接通往海裡,有了「天河通地」的說法。而在地下水流動的過程中,難免碰到堅實的「阻水層」造成水的壓力,此時若有一個地質較為鬆散的區塊,很容易因為找到宣洩的出口而貿然湧出地面,造成天然湧泉,這就成了村人口中的「自來水」了。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客庄竹田~已遠的頓物庄與達達港


東港溪及其支流如蛛網般密布於六堆地區,達達港位於東港溪支流的龍頸溪畔,這條溪流蜿蜒婆娑地穿過屏東竹田鄉的客家庄。
夏天雨季,越往下游,水就越深、越闊,來自竹田、內埔各庄的竹筏到了糶糴村便不能再往下走;冬天乾季,水道變得窄淺,從東港來的船隻到了糶糴村,也不能再往上游走,只好將貨物屯放於糶糴村一帶,因而有了「頓物」這個地名,也就是今天的竹田村一帶,並開闢「達達港」作為米貨轉運站,擔負起六堆地區米糧出口的重責大任,也是客家人在竹田鄉的早期落腳處。
「糶糴」,一時之間讓人唸不出來的一個名字,但是從字面上來看,對其意已略見端倪。翻開字典,「糶」音從「跳」,「糴」音從「笛」,一個指的是「賣米」,另一個指的是「買米」。「糶糴」早期因為土地肥沃,以及水利之便,成為米糧交易處,當時借用了原先住在這兒的平埔族人所稱的「沓沓」的音,取了這個名字,而坐落在此村的「達達港」便沿用這個古地名,它是當年六堆地區的重要港口之一。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客庄竹田~老火車站的重生


火車跨過高屏溪,奔馳在遼闊的屏東平原上,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溪水在平原上流竄,溪流兩旁盡是稻田、果園和檳榔園……不久,火車停靠在一座日式木造車站,其古樸典雅的氣質,襯托出了竹田鄉的寧靜。

日治時期,竹田初設驛站,那時候還叫做「頓物驛」,隔年10月才改名為「竹田驛」。自從屏東鐵路開通後,便捷的鐵路運輸取代了原本的水路交通,竹田成為內埔、萬巒一帶的交通樞紐與農產品轉運站。再者,1974-1989年,台塑公司在附近設「木片廠」,產品經由鐵路運輸,鐵路載貨量更因而達到高峰。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竹田寶地~頓物庄的黃金歲月》目錄



作者:Sophie Seeing
出版者:客委會


內容簡介:
位在屏東縣六堆的竹田鄉,從沓沓、達達,到糶糴,從頓陌、頓物,到竹田,地名的演變總維繫著本鄉與稻米的密切關係。在大武山東港溪的滋潤下,肥沃的「八級土」曾培育出廣大的稻作面積,彎腰蒔田、撐傘蹉田,是當時農村最常見的景象。從昔日堆積黃金稻穀的「米倉」,到今日栽植新黃金的「文心蘭」夢想地,竹田鄉民正試圖找出故鄉前進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