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吃米的民族,除了吃米飯,也會將米磨成粉漿,製成各種「粄」,也就是福佬人所說的「粿」,這其中的變化日新月異,因地取材,衍生出今天的各類客家粄。傳統上,不同的「粄」有使用時間上的差別,有些是日常家用,有些則是特定節日才能享用,但現代人比較沒有禁忌,只要喜歡,隨時都可以做或買來吃,甜的、鹹的,都讓人垂涎。
屏東竹田有位出生於日本昭和4年(1929年)的客家粄專家——賴李滿妹阿婆,雖然年屆八十,卻依然手腳俐落,打起粄來,比年輕人還有力道,說起她坎坷的身世,卻有如過眼雲煙。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傳統客家女性所散發出的刻苦持家的美德。
賴婆婆的家位在賴家伙房旁邊的小巷弄裡,每個禮拜總要做個3、4次的客家粄,一次做個2、3種粄類,隔天一早,會有小販前來批發,拿到附近市場裡賣,也有用貨車兜售的。採訪當天,剛好遇上她做粄的日子,為了讓我拍出美美的照片,阿婆還特地先做了幾個紅粄,等我來時可以一起入鏡。她的解說,總是溫潤有耐性,從不會因為我不懂客家話而顯得不悅。
婆婆出生於二崙村,從小家境就很不好,家裡一共6個兄弟姊妹,她排行老二,父親在最後一個妹妹出世的前幾天便過世了,那時她才剛唸小學二年級,沉重的家計全落在媽媽與大姊身上。幼小的么妹在4個月大時便送人當養女,其中一個弟弟後來也送親伯父當養子,賴婆婆也輟了學,11歲就到潮州的吳家幫傭,帶小孩,做家事。
吳家主人不是很慷慨,除了三餐之外,給的薪水少得不夠讓賴婆婆幫忙養家,幸好還有隔壁的吳老闆哥哥一家人,給予當時年紀尚輕的賴婆婆溫暖。兩年後,賴婆婆終於決定回家幫忙母親、大姊做粄、賣粄,地點就在二崙西柵伯公附近的水閘門旁邊,自己搭了一間小草寮,賣起糖果、甘蔗和粄類。雖然媽媽做粄的手藝很好,但當時大家都普遍貧困,草寮生意一直不是很好。
15歲那年,嫁到台東的姑姑回來探望他們一家人,得知他們生活困苦,便讓母親到台東姑姑家幫忙,一個月後,帶回許多民生用品,讓他們姊弟幾人有了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後來,賴婆婆也到台東姑姑家幫忙了2、3年,姑姑對他們一家的恩惠,讓他們永遠銘記於心。
等賴婆婆稍大,母親就讓賴婆婆挑著粄類到隔壁村去兜售,人越多的地方,生意就越好,她一心只想把粄趕快賣掉,從不懂什麼叫害怕。她也學會了在回程時批發一些糖果等東西回來賣,磨練出她的生意頭腦與架勢。22歲那年,一位隔壁村的賴先生到二崙村看熱鬧,見到正在看店的賴婆婆,小小年紀就生意做得井井有條,便請人來替兒子說媒,就這樣,她嫁入了竹田村的賴家。
嫁人為婦的賴婆婆,要幫著家人一起到田裡工作,一整年都不得閒,小她兩歲的丈夫,年輕時曾經荒唐過,有時賴婆婆得從酒家把丈夫拖回家,而丈夫外遇也常造成他們夫妻倆起爭端,幸好婆家一直很支持賴婆婆,她就這麼熬過來了。
賴婆婆一共生了6個兒女,有的事業、家庭有成,但也有以離家、早逝收場的,讓賴婆婆在晚年還得擔負起照顧、養育孫子的責任。60幾歲時,賴婆婆因為年紀已大,不適合再從事農作,在兒女們鼓勵下,賴婆婆又開始做起了客家粄生意,自己拿做好的粄到市場裡去賣,純手工製造,而且用料實在,很快就做出了口碑。
丈夫在民國90年(2001年)底因病過世,漸感世事無常的賴婆婆也想放下重擔,於是不再零售客家粄,改做批發。她的一生,比起日本「阿信」的故事,有過之而無不及,道盡了大時代中小人物的刻苦心酸;而台灣,就是這麼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