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客庄竹田~地圖上找不到的「六堆」地名


所謂的「六堆」一詞來自「六隊」,是屏東平原的客家人,當年為了抵抗朱一貴的福佬(河洛、閩南)民兵,而組成的6支隊伍。當時,各地客家庄青壯年一輩為了捍衛家鄉,挺身而出,組成6支營隊和1支巡查營,後來成功打敗敵人,這6支營隊便沿襲下來,並且改稱「六堆」,包括:中堆——竹田、先鋒堆——萬巒、後堆——內埔、前堆——麟洛與長治、左堆——佳冬與新埤、右堆——美濃與高樹以及六龜和杉林的部分村莊,囊括屏東與高雄兩縣。「六堆」於是成為現今南台灣客家人的代名詞。



客家先民來台開疆拓土,在日後的幾次戰役中,曾有無數英靈犧牲,所以客家鄉鎮多半設有「忠義亭」或「忠義祠」,以褒揚並祭祀英魂。位在屏東竹田鄉西勢村的「六堆忠義祠」,便是建於清康熙60年(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之後,是清廷為撫慰在戰役中犧牲的客家義民所設立,曾賜與「懷忠」牌匾一塊,日後並成為六堆義勇軍出征誓師的聖殿。

聽說當年在選擇興建「六堆忠義亭」地點時,六堆組織的發源地-內埔-也打算爭取將忠義亭設在該鄉,而西勢村則以接近六堆發祥地-濫濫庄-為由,爭取設置深具意義的忠義亭,兩邊爭執不下,鳳山知縣便派人從兩地各取來一塊泥土秤重,土重則表示土質好、風水也佳,結果是西勢略勝一籌。


清雍正10年(1732年)「吳福生之役」後,曾擴建忠義亭,到了清乾隆年間,又改建為三堂大廟。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對客家人為保鄉而奮起抗日的精神也同表敬意;不過,日治後期推行皇民化運動,殖民政府禁止祭祀活動,忠義廟因而日漸荒廢頹圮。

1955年,在地方父老及各界鄉紳捐助下,聘請來美濃李阿水師父重建忠義祠,3年後完工,而有了現在的規模。故總統蔣介石還特頒了「民族正氣」牌匾,各部會首長也都頒贈匾聯,同時入祀六堆抗日英魂,並正名為「忠義祠」。

1998年,由鄉民捐地、政府籌建「客家文物館」,建在忠義祠後方,但工程造成地層下陷,加上隔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東、西兩廳結構受損,六堆鄉紳於是再度捐款整建忠義祠,於2002年12月才又修建成今日所見。

忠義祠的門樓旁有一株茂密的老榕樹,前方廣場上佇立著兩座插著六堆旗幟的高台;走進門樓,禾坪(中庭)另一端就是三開間的忠義祠。推開從不上鎖的玻璃門,可以見到裡面有許多匾聯,中間立有8座先烈牌位,被4根精雕細琢的龍柱護衛著,氣氛莊嚴祥和,彷彿那幾場轟轟烈烈的戰役,都不過是人生戲台上的一場夢。

由於六堆忠義祠是當年清廷所建,其祭祀活動因而具有濃厚的官方色彩。自1963年2月成立「六堆忠義祠基金會」之後,每年舉辦春、秋兩次祭祀活動,春祭為農曆正月初四或初五,秋祭原在農曆十一月十四日忠義祠重修落成的這一天,後來為了配合政府於2006年初辦的「六堆嘉年華」,便將日期改在國曆10月20日左右,將秋祭、運動會與其他大型活動,例如:忠勇公繞境六堆12個村莊、全國義民爺齊聚一堂、花車遊行等等結合在一起,熱鬧一整個星期。

六堆嘉年華以「六堆運動會」作為壓軸,但其實這個運動會由來已久。清代為了保鄉衛國而組成的「六堆義勇軍」,到了日治時期已無用武之地,於是在日本昭和2年(1927年)成立「六堆網球懇親大會」;戰後(1946年),又籌組了「六堆愛國聯誼會」,兩年後終於有了首屆的「堆運」。可惜在戒嚴時代,為了避免挑起敏感的族群問題,「堆運」遂改成單純的球類競賽,直到1966年才舉行第二屆「六堆運動大會」。

往年「堆運」選在春祭時舉辦。從2005年開始,才改在秋祭時。「堆運」由六堆各鄉鎮輪流主辦,不限客籍、不分族群,來自海內外鄉親都會前來共襄盛舉。活動內容除了聖火繞境,也有田徑、球類競賽,以及背榖包、射炮城等與當地民俗相關的趣味競賽,藉此維繫六堆的傳統精神,過去也曾培育出不少優秀的運動選手,為六堆客家人爭光。

(原文見「竹田寶地」一書,作者: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