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篇文章/圖片作者皆為「施云/Sophie Seeing」,
未經作者授權,請勿拷貝下載,原網址分享可以,謝謝!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流動的風景~搭火車重遊歐洲100天》 從叛逆之城到啤酒大城--科克

Cork/科克

5/20 Belfast, North Ireland - Dublin - Cork, Ireland 

我在Belfast住的旅社旁的火車站叫Botanic(植物園),要到其他城鎮得到Lanyon Place車站,車班不多,必須算好時間去搭,不然很可能會錯過下一段的長程車。Lanyon Place是以前的中央車站,新的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正在建設,2024年10月通車,以後去都柏林應該會從這個新車站出發。 

通票App上沒有Botanic這個站,更不會有時刻表,幸好在Google Map上能找到,不然就得跑車站查問。往都柏林的火車兩小時才一班,錯過10點半的車就只能搭12點半,去Cork又要再等一個小時,然後搭兩個半多小時的車,前後算一算至少要6個小時,我不想太晚到,只好提早退房去趕火車。 

遠方教堂是Cork的城鎮起源

早上在旅社吃了一盒微波咖哩飯之後退房,離開時,旅社櫃檯沒人,就自己放了鑰匙直接離開。Botanic火車站就在對街,照理三分鐘可達,我卻一直找不到入口,後來才發現入口隱藏在一棟樓房裡,昨天出站時只記得走了一段斜坡,站口長怎樣完全不記得,以後出站應該回頭看一下。 

到了Lanyon Place車站,還是不能直接去下一個月台轉車,雖然兩邊月台相通,我本想闖關看看,省得排隊,就直接鑽到另一個月台,因為走過一次知道在哪裡,熟門熟路的,但途中遇到站務員,我只好假裝問一下,想想還是乖乖去排隊,不然到了月台可能被當恐怖分子處理?

都柏林Connolly車站

走出月台時,發現這邊的閘門關閉,很多人在外面排隊,剛好有另一個站務員要出去,他看到我在裡面有點驚訝,我說要去都柏林,他才笑著說為了安全要到外面排隊再進來,我也覺得好笑,因為我已經在裡面了,若這就是保全,那還真是很不保險。 

這回往南的火車我終於搭到終點站Dublin了,兩個多小時車程,上次若不是遇到週末訂不到預算內的旅館,我早就來了。到了都柏林Connolly車站,問了售票員得到一樣的答案,要去Cork得去西邊另一個大站Houston 才有車,站外有電車可搭,但我下電梯時剛好看到電車啟動,我不知道下一班幾點才來。 

都柏林Houston火車站

正在月台等候電車時,三位剛才在售票處看到的老婦人也搭著電梯下來,我聽到她們在討論是在這裡等車還是去另一個地方等,她們也要去Houston車站。我便告訴她們這裡有車,剛才我有看到電車離開,她們便留在這裡。後來我看到月台上寫了一排字,說是往前走三分鐘有個班次較多的電車站,我打算走過去,便告訴那三位老婦人我的發現,免得在這裡乾等,但她們說不趕時間,在原地等就好,我便自己去找站牌。 

途中看到指標往另一個方向,跟地圖上的指示不一樣,我被弄糊塗了,便問了路人,那位女士不僅很好心帶我去電車站,還教我怎麼用售票機買票,我差點忘了搭電車要另外買票了,搭火車用手機通票用得太習慣。月台的機器可以刷卡,不過愛爾蘭國用歐元,要現金我也是有的。後來在電車上又遇到那三位老太太,看來他們才是對的,我是多此一舉了。 

火車上的餐車

都柏林兩個大火車站之間就是市中心,所有旅遊重點區幾乎都在這裡,我站在車廂裡盯著窗外,想先對這大城市留下初步印象。其實都柏林市中心能逛的景點也不多,聽說這城市最好玩的是酒吧,大概就跟Belfast一樣吧,商業活動熱絡的城市,一出門就要花錢,想找不花錢就能開心又舒服的地方大概很難?如果是這樣的城市,那實在不是我的興趣,或許看一下就可以回家了? 

抵達都柏林Houston車站時,距離搭下一班車時間還早,我就在車站內外隨意逛逛,也買了一塊披薩打算在車上吃,火車上也有賣小點心和飲料的餐車,不知價錢如何。從Belfast到Cork的距離差不多是基隆到屏東的距離再多一點,愛爾蘭最快的火車時速大約160公里,如果不用轉車加上沿路停靠站,大概也要4-5個小時,愛爾蘭還沒有發展出高鐵,這對一個經濟力名列前茅的國家來說,有點不可思議。

Cork火車站

下午四點半多終於抵達Cork,旅社離火車站有點距離,在一個斜坡上,是一家設備齊全,規模很大,很典型的青年旅社。我住在一間6人的女性房中,房內有衛浴,房間是狹長型,我的床就在門邊,走道非常狹小,不是很好住。旅社公共空間算多,廚房也不小,但很多人使用,而且水龍頭是按壓式的,出水時間很短,這如何好好洗東西?但很難得有另一個過濾水的水龍頭,我打算在超市買微波食品回來吃。 


趁還有天光,趕快出去逛逛,明天要去別的城鎮。Cork是愛爾蘭島的第三大城,以工業吸引大量人口進駐,尤其是製藥業,她同時也是有名的港口,不過港區位在河口,也就是我明天要去的地方。Cork市中心是建立在一座狹長型的小島上,小島位在利河(River Lee)上,早期這裡是一片沼澤地,Cork的愛爾蘭語是Corcaigh,源自corcach,意思就是「沼澤」。 

Saint Fin Barre's Cathedral

西元6世紀,一位愛爾蘭傳教士到Cork的利河以南建了一座修道院,從此Cork逐漸形成一個聚居點。10世紀的維京人來到這裡,與修道院形成一種共生關係,聚落越來越大,成為貿易港。12世紀,諾曼人來到愛爾蘭島,摧毀了這座修道院。時間不知又過了多久,修道院原址以這位傳教士為名重建了教堂,也就是Saint Fin Barre's Cathedral,後來成為英國國教的聖公會教堂,今天的建築是19世紀所建。

右邊尖塔-聖安妮聖公會教堂-是Cork另一個地標

15世紀的英國王位爭奪戰--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1455-1487年),Cork市長與政要站在白玫瑰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這方,與紅玫瑰蘭卡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對抗,最後蘭卡斯特家族獲勝,開創了「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但約克家族又於1491年發動叛變,Cork仍繼續支持約克家族,讓Cork有「叛逆之城(Rebel City)」的封號,這叛逆精神也延續到愛爾蘭獨立戰爭。

建於17世紀的Elizabeth Fort

自19世紀以來,Cork就是一座非常堅定愛爾蘭民族主義的城市,先是在獨立戰爭(1919-1921)中以游擊隊方式與英國軍隊勇敢周旋,又反對1922年簽訂的「英愛條約(Anglo-Irish Treaty)」,因為此條約所產生的「愛爾蘭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仍依附在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底下,以英國國王為共主,這種類似自治的半獨立狀態,無法滿足部分愛爾蘭人的完全獨立願望,於是導致了兩年的愛爾蘭內戰(1922-1923),Cork是反條約派的重要據點,最後才有今天的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誕生。

St Patrick's Street

我過了橋到市中心找了幾個景點隨意走走,主街St Patrick's Street的人潮最多,其他有幾條街和廣場也有些人,但更多的是人煙罕至的角落,關門的碉堡-Elizabeth Fort-也安靜地守在一隅,整個城鎮的熱絡程度跟Belfast差不多。但是Cork有舒服的河岸,利河映照了河邊的建築,遠遠望去,山丘上的教堂尖塔竄出低矮樓房,形成這個堅毅城鎮的柔美天際線。 

整個Cork市中心最多人聚集的地方又是酒吧,看來愛爾蘭島的居民,不分南北,大家都很喜歡泡在酒館裡啊!難怪愛爾蘭的啤酒銷售量在世界名列前茅,而事實上,愛爾蘭最古老的啤酒廠就在Cork! 

大街上的Berwick Fountain和人潮?

Beamish and Crawford啤酒公司創立於1792年,早期以Cork Porter Brewery為名,生產英國啤酒,曾是愛爾蘭最大的啤酒公司,雖已在2009年關閉,但出產的濃烈黑啤Beamish Stout輾轉被荷蘭的Heineken(海尼根)收購,現仍在Cork郊區生產,而位在市中心河邊的老啤酒廠則以文創再生方式開放參觀。另一個啤酒品牌Murphy's Irish Stout也是在Cork生產,於1856年開設,後來同樣被海尼根收購。現在愛爾蘭最大啤酒品牌是Guinness,總部位在都柏林。 

雖然到處是啤酒屋,但人多到讓我有些害羞,愛爾蘭物價也高到讓我害怕,所以這裡的啤酒文化我就不參與了,超市買個酒回旅社過過乾癮就好,也可能是我想回家了。

除了酒吧外,另一個見到人潮的地方是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