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旅社的餐廳吃了附帶的早餐,有火腿、起司、優格、可頌,還有好好吃的歐式麵包,不知是不是老闆自己做的,鬆鬆軟軟卻又富有嚼勁,麥香味四溢,真的太好吃了!難怪一早這餐廳就有很多客人,這家麵包恐怕是附近最好吃的吧!我很想問,但他們客人太多了,大家都很忙碌,我不好意思打擾。
我用餐的地方跟餐廳客人用餐的地方不是同一處,早上只有我在那個諾大的空間裡用餐,我可能是昨晚唯一客人?今天我打算離開前去逛一下這個小鎮,就把行李寄放在旅社,餐廳的客人都微笑地看著我這東亞人,可能這裡很稀有吧?雖然大家都是地球人,卻有著不一樣的五官,不一樣的文化,是不是很有趣呢?每次想到這裡,就讓我覺得生命的奧妙!
下榻的小鎮Mörel是一個人口不到500人的小地方,居民以信奉天主教為主,自古這裡屬於Sion教區,Sion主教統治這區域,阻斷了新教在這裡的發展,這州叫Valais(德語是Wallis),Sion就是這州的首府,也是維也納會議後1815年加入瑞士聯邦的自治州之一,這裡南邊就是義大利,再沒加入瑞士聯邦,大概會被薩丁尼亞王國併入義大利吧?
10世紀的Valais是勃根地(Bourgogne)領地,講法語,但13世紀的上瓦萊州(東邊)曾被Bern統治過,所以開始講德語,Mörel就位在這區。昨天沿著隆河谷地的鐵道往西走到Martigny,就是Valais州的極西,再過去就是法國,查票員語言才會從德語變成法語。Valais州在14世紀末也曾被薩伏依伯國統治過,但遭到地方勢力的抵抗。
其中最有名的馬特宏峰(Matterhorn,4478公尺),就是以前瑞士三角巧克力(Toblerone)標誌的那座山,也位在這一州。Toblerone這家巧克力廠原本創立於Bern,2023年因為工廠遷到斯洛伐克,不再算是瑞士生產,所以法律禁止他們再使用象徵瑞士的馬特宏山標誌。
昨天晚上轉車地點Visp,上山抵達的Zermatt,就是最靠近馬特宏峰的火車站,海拔1605公尺,再上去有高山齒軌列車Gornergrat Bahn,這次因天候不佳,我就不上去了,下次再來瑞士一定要上去看看。
Mörel鎮上也有纜車可以上去隆河右岸的高山,上面有阿爾卑斯最大冰川Aletsch Glacier,難怪我住的旅社以它為名,而冰川上面就是少女峰(Jungfrau),可惜我知道得太晚,不然或許該上去看看的,但天氣真的不夠好。
Aletsch冰川纜車路線Mörel-Riederalp,費用是10.2法郎,如果還要繼續搭去滑雪場或景觀台就要再花21.4法郎,都是單程價錢,如果持瑞士火車通票SBB GA Travelcard等等可免費搭乘第一段纜車,第二段有打折,Euro Pass就不知道了。
Mörel小鎮我晃不到半小時就離開了,整個鎮安安靜靜的,有一半的房子沒人住,鎮上最熱鬧的地方大概就是我住的旅館餐廳吧!我看廚房很忙,自己去拿了行李箱,打個招呼就走了。
這條路線是瑞士有名的冰川鐵道,極西是Zermatt,極東到St Moritz,全長291公里,有專門行駛的列車叫Glacier Express,採用全景式車廂,就是上面有加天窗的火車,使用火車通票加12法郎也能搭,而且全程可以不必再換車,但一天只有上午兩班行駛,我個人是覺得沒必要再花那個錢,時間也跟我搭不起來,而且聽說非常難訂到座位,那跟我肯定無緣。
冰川鐵道從Zermatt到St Moritz,一共跨越291座橋樑,穿越91條隧道。在Andermatt換車之後,鐵道開始在阿爾卑斯山體裡爬升,接著來到上阿爾卑斯隘口(Oberalppass),這裡是全鐵道的最高點,海拔2033公尺。這段鐵路因為需要迴旋爬坡的關係,被傳為世界上最慢的鐵道路線,高低落差一千多公尺,但搭乘過程非常平穩,完全感覺不到有陡斜。
火車沿路冰川看不完,風景美不勝收,想睡又捨不得睡,連寫遊記都覺得浪費,實在讓人驚喜連連!瑞士美到讓我好想當個有錢人,永遠住在這裡。財富是實現夢想的工具,如果沒有夢想,那我還真不知道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賺錢。突然火車在隧道內緊急剎車,不知什麼狀況?3分鐘後繼續往東行駛。
下午三點抵達阿爾卑斯山谷的Chur,天氣終於放晴了!Chur海拔只有584公尺,車站很大,從這裡可以往西橫越大山,往南繼續上高山到St Moritz,甚至更遠的義大利,往北則進入湖邊城鎮和大城,是交通樞紐。
由語言可知,古羅馬人一定到過這片山區,羅曼什語至今也在義大利和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區使用。西元4世紀,Chur開始信奉天主教,451年就派有主教坐鎮,至今仍有主教座堂Kathedrale St. Mariä Himmelfahrt(聖母升天主教座堂),天主教徒略多於新教徒。
聖母升天主教座堂 |
基於羅馬人所修築的道路,東哥德人、法蘭克人、馬扎爾人、阿拉伯人也都曾入侵Chur,自古就因地理位置與交通便利而興盛與受災。東法蘭克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甚至在952年授予Chur徵收通行費的權利,當時由主教統治這座城鎮,築有城牆,現在仍有幾座城門佇立在古城邊緣。
1367年,Chur的公民團體組成聯盟,意圖擺脫主教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15世紀中,公民聯盟向哈布斯堡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請求自治權,從此Chur擺脫主教的統治,成為日後16世紀新教得以在此發展的契機,古鎮中心的聖馬丁教堂就是新教教堂。
15世紀末,Chur領導的聯盟和附近兩個城邦結盟(就是現在的Graubünden州三邦),共同對抗奧地利的入侵,此戰役稱為Schwoobechrieg ,後來瑞士聯邦也加入戰局,瑞士獲得勝利,從此奧地利對這片土地不敢再侵犯,瑞士成為獨立國家的願望得以實現。
這間青旅好像以前是監獄,有幾道門是非常重又很多鎖的鐵門,所以這所謂的大宅院應該整座是古監獄吧!現在整理成集合式住宅,中間是大庭院,環境相當舒適呢!我來的時候按照門牌原本找不到,是後來問了人,路人領我到大門口才找到的,位置相當隱密,上面就是大教堂和主教宮,不知是不是中世紀主教關犯人用的?查不到歷史資料,只好自己亂猜了,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