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下榻的旅社走往舊城區還不算太遠,中間會經過哈維爾市集(Havelske trziste),我覺得這個市集並不是很有趣,規模也很小,舊城廣場一帶就有趣多了。這廣場被幾座教堂和一些建築包圍,過去也是市集,現在周圍則有攤販和餐廳,是遊客來布拉格的必訪之地。
廣場最知名的建築是天文鐘(Pražský orloj),附屬於老市政廳,每到整點會敲鐘,並出現12使徒的塑像,總圍繞許多人在底下觀賞。廣場中間的塑像是胡斯(Jan Hus),他是捷克歷史上一場重要宗教革命的主導人,因反對天主教教宗的權威性和假道學的贖罪券等等,被教廷以火刑處死,因而引發「胡斯戰爭」(1419-1434年),被視為捷克民主運動的標竿,也被稱為「波西米亞戰爭」。
從舊城廣場往東會到另一個知名景點--火藥塔門(Prašná brána),原本是一座具防禦工事的城門,門前原是護城河,是進入舊城區的入口之一,後來隨著城區往東漸漸發展,這座城門便失去它的作用而年久失修,到了15世紀為重整門面而新建了這座裝飾性豐富的新塔門,後來又因為曾經存放火藥,便有「火藥塔」之稱,其實直接翻譯應該叫做「塵門」。旁邊的新藝術建築風格大建築是市政大樓(Obecní dům),完成於1912年,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宣布成立的所在地,所以前面廣場就叫共和廣場(Náměstí Republiky),現在是音樂表演場所,也有咖啡廳。
舊城廣場往西走會來到伏爾塔瓦河(Vltava),這裡最知名的橋樑就是查理橋(Karlův most)了!它是14世紀的查理四世國王在位時所規劃,歷經半個世紀才完成,原本叫做布拉格橋,19世紀起才稱為查理橋。石橋以佇立30座使徒雕像著稱,它們被建於1683 年至 1714 年之間,底下有16個拱門,橋樑兩端連接城堡區和舊城區,兩側各有一座塔門,現在已是步行橋,總是擠滿遊客,沒有人不愛在這裡拍照的,儼然成為布拉格的地標。
這兩天還去了左岸的小城區(Malá Strana),也就是城堡下方,這裡有個藍儂牆(Lennonova zeď),最早出現的塗鴉文字是1960年代,後來成為布拉格的民主牆,因1980年英國歌手約翰藍儂(John Winston Ono Lennon)死亡後,有人在此為他立了一座象徵性的墓碑,接著出現他的畫像和歌詞,紀念他的反政府精神,此牆逐漸以「藍儂牆」為名而成為捷克在共產極權主義下的民主宣洩出口,其上的塗鴉和文字總是一層又一層地隨著時代主題而更新,直到今日。
在布拉格常常會遇到賣大麻的店,我沒想到這個波西米亞國家自由到這種程度,難怪她在共產時期很難適應,比別的歐洲共產國家還要早脫離集權統治,1989年便以無流血方式的「天鵝絨革命」成為民主國家,「天鵝絨」意味著輕柔而絲滑地解決了紛爭,與斯洛伐克的分家也是。
在網路上查了一下大麻在捷克的使用,2010年除罪化,擁有10克以下或種植5株以內的大麻不罰,但禁止走私、販售,直到2013年才允許大麻在藥品店合法供應,用於醫療用途,購買需有醫師的處方簽。另外,純CBD提煉物(大麻二酚)則是可以公開買賣,它具有多項醫療用途,與影響大腦思維的四氫大麻酚不同。我對大麻的了解不是很多,但年輕時曾在巴黎抽過,基於好奇,那次讓我有差點掛掉的感覺,幾乎聽到上帝在對我說話了,祂說:「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不能死。」所以我就活過來了。這種會嚴重控制我大腦的東西我是不會再碰了,但如果是有效的醫療用途,我是不排斥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